发刊词及专栏目录

印象笔记教程 笔记管理 知识管理 第二大脑 印象笔记技巧
《印象笔记使用指北:让无序的生活变得有序》专栏由经验丰富的印象笔记用户正记录Beta推出,旨在帮助用户通过印象笔记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和生活有序化。专栏内容涵盖笔记、标题、标签、分类等基本概念,以及晨夕日记、每日计划、习惯培养等实操案例。Beta自2014年开始使用印象笔记,积累了4000多条笔记,并获得印象笔记官方认可。专栏适合那些希望高效管理信息、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写作输出能力或掌握印象笔记高级用法的用户。学习过程中,用户可通过印象笔记帮助中心或课程评论区解决疑问,并有机会加入交流群。此外,专栏还提供合伙人计划,鼓励用户推荐课程并获得佣金。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你好呀,我是正记录Beta,很高兴我们在这个专栏里相识。

在 2019 年的时候,

我写过一门印象笔记的课程《从零开始用印象笔记做个人知识管理》,

一共赚了十万元左右,这个课程已经停止售卖了。

这次的专栏《印象笔记使用指北:让无序的生活变得有序》,可以看成是之前课程的大升级。

之所以叫《印象笔记使用指北》,

看印象笔记官方的教程,属于指南,我这个是非官方的,所以是指北。

至于《让无序的生活变得有序》,

一旦你把那些混乱的、模糊不清的想法写下来,你就可以用更清醒的头脑来面对这一天。

想一想历史上的战争、饥荒、瘟疫等等混乱无序的时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和毁灭。

我是从 2014 年开始使用「印象笔记」App,目前里面一共有 4000 多条笔记。

我曾经获得过:

1.印象笔记官方授予的「印象大使」称谓,

2.印象笔记进步大赛 2000 元奖金,

3.印象笔记赠送的十年超级会员,

讲这些是希望你能了解一下,

在使用「印象笔记」App 这块,我相对来更专业一点,

也希望在之后的课程中,你可以认真的学习、积极的提问、收获满满。

专栏介绍

1.为什么选择「印象笔记」App 来做笔记管理,

①是「印象笔记」活得久,对于经常使用笔记软件的朋友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作为长期使用的软件,我不太会选择出来没多久的新软件,因为我没办法判断它能活多久。

Evernote(印象笔记国际版) CEO 在 2012年5月10日,宣布推出「印象笔记」服务,至今(2023年)已经走过了 11 个年头。

②印象笔记的用户量大,2018 年印象笔记的官方数据显示,印象笔记全球有 2.2 亿用户,是目前用户量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笔记软件。

③印象笔记全平台的设备都可以使用,还有搜索功能精准,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是我最爱的功能之一。

2.什么是「第二大脑」,

印象笔记一直以「你的第二大脑」作为自己的品牌形象,

它的 Logo 是一只大象,

来源于国外的俗语「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表达了「印象笔记」希望帮助你记住一切的野心。

学生是为了记忆所学而记笔记,

工作的成年人则是为了遗忘而记笔记,成年人要学会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一方面使用「印象笔记」可以随时搜索和存储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让大脑不再做存储记录的硬盘,而是高速运转的 CPU。

另外一方面笔记是你的「第二大脑」,它可以让你看见另一个人的大脑世界。

你也许会说,

有问题的时候,使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谷歌)工具就行了,为啥要用笔记软件呢?

如果你把别人的答案当成是你的答案,那么属于你的问题就会提早结束,可能属于你的人生也会提早结束。

这些工具给出得都是「参考答案」,而不是答案本身。

而且这些工具每次搜索出来的信息都是最新的,

这意味着你每次都要重新选择和理解,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

甚至有时候内容都消失了,可能原作者删除了、也可能是网站倒闭了、还有可能是因为不可抗因素消失了……

唯有你自己在笔记软件中记录的笔记,才是属于你的知识资产。可能「一万小时定律」换成在「笔记软件中积累 100 万字」更靠谱一些。

3.专栏目录

01.基本概念之:笔记02.基本概念之:标题03.基本概念之:标签04.基本概念之:分类05.实操案例之:晨夕日记06.实操案例之:每日计划07.实操案例之:培养习惯08.实操案例之:日记模板09.实操案例之:微信输入10.实操案例之:阅读文章11.实操案例之:读书笔记12.实操案例之:人脉管理13.实操案例之:知识体系14.实操案例之:碎片化信息15.实操案例之:个人成长史16.实操案例之:对外输出17.结束语 | 记笔记,只是起点18.第一个实操案例为什么是「晨夕日记」19.用「印象AI」打造创作超能力20.「情绪日记」记录模板

后续这个专栏还会更新,

会更新一些专栏内容的答疑,也会更新一些我关于印象笔记用法的最新思考或者案例。

谁适合学习这个专栏?

1.印象笔记存储了一大堆资料,想要找个资料半天找不到

2.信息焦虑、资料堆积、不知道该如何筛选信息源和处理信息

3.不知道如何整理读书笔记、碎片化信息,以及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4.有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人脉管理的需求、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向谁请教

5.有写作习惯或需求的朋友,学了很多写作课或书看了很多书籍,依然做不到持续输出

6.希望掌握「印象笔记」一些独特、高级的用法,可以让你在人前秀技,成为朋友眼中的「高手」

专栏内容答疑

在学习过程遇到印象笔记的一些问题,

可以在「印象笔记的帮助中心」搜索解决方案。

也可以在课程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后就会回复。

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约定如果你对我讲的内容有任何疑问,

在你提问之前,请你把问题相关的内容至少看两遍。

提问的时候,请使用如下提问模板:

1.问题产生的背景:2.问题的具体描述:3.想要达到的状态:4.你都尝试了哪些方法:

联系方式

订阅后,加我微信 562713456

添加微信以后,截图发送支付记录,邀请你进「印象笔记使用指北」交流群。

合伙人计划

考虑到有些朋友想帮我推荐这个专栏,

如果你看完这个专栏,对您有帮助,且身边的朋友有需求。

推荐这个专栏成功以后,会有一笔小小的佣金感谢分发给您。

第一步:点击专栏右上角的「合伙人计划」

第二步:点击「生成海报」或者「复制链接」即可

## 今日任务

1.如果还没有使用过「印象笔记」,请先下载「印象笔记 App」进行注册

2.如果已经使用过「印象笔记」,请写下你关于「印象笔记」的已知,比如你是如何理解笔记本和标签分类的区别

3.写下你学习「印象笔记使用」的理由或者意义。写下来,时常回顾,自然不会拖延,盲目的开始等于糟糕的结束

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有所收获,也欢迎把专栏中学到的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

下一篇:01基本概念之:笔记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这个专栏与之前的《从零开始用印象笔记做个人知识管理》课程有什么不同?
回答: 这个专栏是之前课程的大升级,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印象笔记来管理生活和工作。

问题 2: 为什么选择「印象笔记」作为笔记管理工具?
回答: 选择「印象笔记」是因为它历史悠久、用户量大、支持全平台设备,并且拥有精准的搜索功能,适合长期使用。

问题 3: 什么是「第二大脑」?
回答: 「第二大脑」是印象笔记的品牌形象,指的是通过笔记记录和存储知识,帮助用户释放大脑的存储负担,专注于思考和决策。

问题 4: 为什么说笔记是属于自己的知识资产?
回答: 笔记记录的内容是用户自己思考和积累的成果,不会被外部因素(如网站关闭或内容删除)影响,因此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资产。

问题 5: 这个专栏适合哪些人学习?
回答: 适合那些在印象笔记中存储了大量资料但难以查找、信息焦虑、需要整理读书笔记和构建知识体系、有人脉管理需求或希望掌握高级用法的用户。

问题 6: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
回答: 可以在「印象笔记的帮助中心」搜索解决方案,或在课程评论区留言提问。提问时请使用指定的提问模板,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问题 7: 如何加入「印象笔记使用指北」交流群?
回答: 订阅专栏后,添加微信 562713456,并发送支付记录截图,即可被邀请加入交流群。

问题 8: 如何参与专栏的合伙人计划?
回答: 点击专栏右上角的「合伙人计划」,生成海报或复制链接,推荐专栏成功后即可获得佣金感谢。

问题 9: 专栏的内容会持续更新吗?
回答: 是的,专栏会持续更新,包括答疑、最新用法思考或案例分享,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印象笔记的使用技巧。

问题 10: 学习这个专栏的第一步是什么?
回答: 如果还没有使用过「印象笔记」,请先下载并注册「印象笔记 App」;如果已经使用过,请写下你对「印象笔记」的已知理解,并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