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圈友卢大哥向我咨询定位相关问题。
我把精华的聊天内容分总结为五个部分:
一、规避风险,才是创业的核心
二、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共赢
三、从0到1怎么做,猛火煮,慢火温
四、打造1000个铁杆粉丝,你可以活得很滋润
五、克服焦虑,请向别人学,和自己比
一、规避风险,才是创业的核心
卢大哥,先问了一个问题:“AI领域,To C好,还是To B好。”
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卢大哥,而是反问道:
“不同的领域,策略是不一样的,卢大哥想从事哪个AI领域呢”可是卢大哥也不清晰,他要从事的领域。
卢大哥只是表达了,To C门槛低,但是单价低,而且流量不一定起得来,而To B虽然门槛高,但是收益高,似乎更可以成为一番事业。从他的回答,我预判出,他其实更倾向于To B。
我继续问,卢大哥的一些基本情况,得知卢大哥在大厂工作,效益好的时候也有大几十万,只是已经四十多,不免产生中年危机感,面对AI的冲击,渴望走出第二曲线。
我这时才理解他为什么为有上面的倾向,确实,如果To C,前期微薄的收入,他可能压根看不上,而To B需要经济成本,人员成本,时间精力成本。万一失败,不仅没有回报,甚至还要负债,这绝对是他不愿意的。
基于卢大哥的心理,我提出了一个观点。
用最小试错成本,去试错。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如果踩坑,是能够承受的。这时候,我们引入了,本次咨询讲得最多的案例人物:李一舟。
我们都承认,李一舟做AI知识付费到这个规模,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这一次创业,因为一次黑天鹅,导致满盘皆输。钱的损失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信誉没了,这个对李一舟的打击是巨大的。中美AI巨头,那张图片的产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果。
所以我跟卢大哥说,创业,最重要的还是规避风险,因而选择一些风险小的项目开始是比较明智的策略。不要搞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卢大哥表示认可。
这个时候我还讲了一个复利的故事:
投资,如果一直保持正增长,哪怕有的时候增长慢一点,也远远好过一次或多次的负增长。因为一次或多次的回撤,意味着,你又要从低的起点开始,重新爬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最终也就导致,投资回报率不高。
关于复利内容,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关于复利,这是我能想到最全的
用在做项目上也如此,可能一次风险,会让你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因此,咱们不能冒进,那些成功人士,外人说胆子大,其实人家都是经过精密计划的。看着冒风险,其实人家早就提前准备了,外人不知道而已。
二、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共赢
卢大哥继续说了这样一个情况,他表示有时候在做服务的时候,是要提供价值,可是如果持续利他,没有正反馈,回报不多,赚钱不多,可能就没有持续的动力去做这个事。
简单地说,一开始不挣钱,没有有效正反馈,会焦虑,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用良好的商业模式去实现项目运行的可持续,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共赢。每一个在商业闭环上的参与者,都要因为这个商业模式获得收益。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样的模式才能可持续,良性循环。
另外一点,不要老想着成交,成交,而是想着提供价值,再用合理的商业模式,去走闭环。粉丝又不傻,现在信息都透明,啥产品服务买不到。咱持续利他,不就是赢得粉丝的信任,从而基于信任,粉丝买单嘛。
总之还是,让商业闭环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大家共赢,这样才是可持续的。
三、从0到1怎么做,猛火煮,慢火温
卢大哥又提了一个问题,他表示,“情绪好的时候,原意多投入,但没结果,产生焦虑的时候,又没了动力,迟迟无法突破从0到1"
我跟卢大哥分享了我读《曾国藩家书》学到的感悟,就是说啊,我们想要突破,一开始给自己一股劲,要狠一点,逼自己一把。转变了之后,再长期坚持,慢慢养成习惯。
我举了跑步的例子:部分跑友,立下志向,不瘦二十斤,不改头像,结果跑了几次,发了几次朋友圈,结果下雨了,应酬了,有事了,累了,就停了,一停就彻底放弃了。结果永远也瘦不了。
我分享了,咱们一开始要对自己狠一点,确定要跑步,就坚持一个月先,让自己适应这个强度。一个月跑坚持下来了,习惯可能就初步建立了,紧接着再保持。如果一上来,跑一天休三天,很显然,不可能有改变的。
咱们突破的第一步,就得猛一点。用在做项目上,开始的阶段投入要大一点。然后再慢慢运营,细水长流。
卢大哥表示确实如此。
四、打造1000个铁杆粉丝,你可以活得很滋润
有了从0到1的突破,我们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那如何发展呢?
这时候我分享了一个观点:打造1000个铁杆粉丝,你可以活得很滋润。
1000个铁杆粉丝,平均每人每年在你身上花费1000元,那你的副业收入就是100w。如果能做到这个量级,已经很滋润了。
哪怕都缩水,对于广大朋友来说,副业能有几万的收入,也很高兴了,毕竟大部分城市平均工资就社保起征线而已。
而怎么做呢?我和卢大哥还是分享了底层核心
利他
我举了自己的例子:
我通过持续的早起视频号直播分享曾国藩,积累了一个优质铁粉,陈瑾老师。陈瑾老师和我妈妈同辈,50多岁了。她真的非常支持我,欣赏我。我的公众号视频号的作品,她都会积极点赞。在社群冷场的时候,会帮我打Call,我的产品她会购买。真的非常感动。
而为什么能够吸引到这样的铁粉呢,还是源于我持续无私地付出,真诚的利他。
我这里切几个图
所以我跟卢大哥说的,咱们做副业,乃至创业,如果真的可以收获1000个铁粉的信任,真的够了。
咱不贪,知足常乐。
五、克服焦虑,请向别人学,和自己比
卢大哥还表示了一点,看到圈友分享的时候报喜,获得了XX不错的成就。内心称赞的同时,其实不免感到焦虑。
是呀,人家嘎嘎报喜,咱们一筹莫展,能不产生焦虑嘛。
这里我跟卢大哥分享了一句特别治愈而且有力量的话:“向别人学,和自己比”。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因为你在跟他比,跟一个有结果的人比,人比人,气死人,显得自己多无能啊。你怀着这种心态,就老看别人不顺眼,结果人家越来越好,你呢,越来越差。这样自然是不行的。
而改变的核心,应该从跟别人比,转变到向别人学。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看待报喜的朋友,那么你会发现无数值得学习的闪光点。你的位置就从对立面,转变为一个学生的姿态。心态相对来说也是空杯心态,这个时候,你才能容得下对方。而且,你会特别开心,人家越厉害,你越高兴,因为,人家越厉害,你学到的越多。你成长的就越快。这个时候,人家报喜,你还会焦虑吗?不会,你会真诚地赞美,并虚心地学习。这个时候,收获也是最大的。每天破局一堆老师排队给我讲课,如此高密度的输出,我能做的唯有不断充电。
这里分享一个社交礼仪。社群提问,发个小红包。人家帮助,发个小红包。传递能量,也建立关系。对于教咱们的老师,我们再怎么感谢都不为过。
你看,小小的转变,影响可是巨大的。
另外,关于和自己比,我想分享一句《道德经》中的话,给各位朋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你跟别人学完,别又去跟人家死磕,跟人家竞争。你跟自己比,你不断地超越自我。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提升自我,你因而变得强大。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才收获了真正的成长。而且你会发现,你对别人是无害的,你这家伙只跟自己死磕。人家最终还会因为你的这种死磕精神,对你产生由衷的尊重。老罗不就是嘛,每天早上60s,坚持了3652天。结果收获了大量的粉丝,也实现了IP的放大。所以咱跟别人学完,别想着跟人家比,跟自己死磕,不断提升自我,那成长速度,可就杠杠的了!
当我讲完,卢大哥表示真是大有裨益,很受启发。我们彼此开怀大笑,确实是这个理。
当然我还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报喜或者说晒成就,一定要克制。要低调。
为什么呢?我爸常跟我说一句话,“除了亲人,没有人希望别人过得比你好”。你越好,然后你又秀啊秀的,是会招致眼红的,严重点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这里我们又讲到了李一舟,为啥他最终被制裁。在存量经济时代,蛋糕就这么大,都给你吃了,别人吃什么。人家一定会眼红的,这个时候不收敛一点,做一些布施的话,很显然,会有麻烦。
从历史上讲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功劳越大,他的地位越大,阿谀奉承的有,同时,嫉妒眼红的敌对阵营的必然存在,搞点事端,皇帝直接杀了。很多功臣都难逃功臣定律,晚节不保。清朝的隆科多是这样,明朝的一些开国功臣也是这样等等。要以此为戒。
再引用《道德经》: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什么意思呢?
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才不会失去什么。
一些有成就的人,居功自傲,用今天的话讲,叫膨胀了,飘了。结果下场就很惨。
那些低调,不贪功的人,往往活得更长久。
曾国藩,湘军平定太平军,那时候是晚晴头号功臣,可是他当时的处境却岌岌可危,为什么?太平军干掉了,最有威胁的就自然而然成了湘军。这个时候,曾国藩主动解散了湘军,交出了兵权。清政府,才放过了曾国藩。最终明哲保身,安全着陆。
多少人贪名,贪利,最后呢,一败涂地。
所以啊,请务必低调低调再低调。
居高位,意味着你很容易摔下去,而且摔,就会摔得会很痛。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低调谨慎。
卢大哥的几个问题直接把我平时国学的积累都问出来了,刚好也一并分享了,下面截一下卢大哥的反馈。
总结写到这里也要告一段落了,这次是卢大哥第二次咨询,确实效果要比第一次好多了。看来,这个咨询交流,应该要多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今天很多点也是个人这么多年积累的总结,里面有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做过的尝试,踩过的坑,取得的成果。咨询大概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确实是深入沟通了。所以总结的也会多些。
愿你有所收获!
🚀 创业路上的智慧分享 🚀
你是否也在寻找创业的突破口?来看看卢大哥的咨询故事,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1️⃣ 规避风险是创业的核心:用最小试错成本,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2️⃣ 共赢的商业模式:让每个参与者都受益,项目才能持续发展。🤝 3️⃣ 从0到1的突破:猛火煮,慢火温,先狠后稳,养成习惯。🔥 4️⃣ 打造1000个铁杆粉丝:利他为核心,收获信任与支持。💖 5️⃣ 克服焦虑的秘诀:向别人学,和自己比,不断提升自我。📚
创业不易,但有了这些智慧,你也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创业智慧 #规避风险 #共赢模式 #铁杆粉丝 #克服焦虑 #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