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信息焦虑症,用这3个app就够了

效率工具 碎片信息管理 app推荐 时间管理 灵感记录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面临碎片信息焦虑症,难以高效管理信息。文章提出了两个应对逻辑:一是做减法,避免过度收藏;二是结合不同工具,而非追求单一全能产品。作者推荐了三个常用应用组合:Cubox用于文章收藏和稍后阅读,支持划线和归档;Flomo用于记录灵感和摘录,类似剪贴报纸的体验;滴答清单用于记录待办事项,建议不分类以简化使用。这些工具各有侧重,组合使用可提升效率,适合部分用户的需求。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很多朋友都有碎片信息焦虑症。

大家交流效率工具时,最常讨论的就是:

“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软件,可以用来记录随时想到的idea,文章收藏,记录待办事项,提高自己的效率。”

我也曾一度困扰于每天看不完的碎片信息,后来我想明白两个逻辑:

  1. 做减法,断舍离,不要什么都收藏,有的文章看完就删掉;
  2. 工具不要强求all in one,不同产品有所侧重,可以组合着使用。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个自己常用的组合,即:

cubox+flomo+滴答清单

🔺文章收藏/稍后阅读:cubox

**场景类似:**一间书房,整整齐齐摆放你读过的碎片文章

**使用心得:**朋友圈读到的、或者朋友发你的文章,不管当下有没空阅读,都可以一股脑存进去,等有空的时候慢慢阅读,还可以进行类似我们读纸质书时候可以划线做笔记的场景,觉得不错的文章可以设星标、归档。

🔺记录灵感瞬间/摘录:flomo

**场景类似:**像把报纸剪下来贴在笔记本的那种感觉,可以定期回顾,也可以把卡片分享给朋友

**使用心得:**配色很舒服,使用起来就有点像发微博,只是这个微博是属于你自己独有的小天地,可以记录一些突然迸发的灵感或者思考,同时,可以配9张图,所以我在浏览网页,看视频,cubox里的文章笔记,甚至是一些纸质票据,都可以直接拍照或截图上传,是不是很像我们以前把报纸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那种感觉。

🔺记录待办事项:滴答清单

**场景类似:**一个备忘录,记录一些临时的琐碎事项。

**使用心得:**很多人在一开始都会做分类,比如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但是随着记录增多,很多事其实不好分类,比如听电子书或画画,是学习还是娱乐呢?这无形中增加了使用门槛。

所以,关于待办事项的记录,适用大部分使用者的方法就是,不要分类,你就把它当做我们小时候用的备忘小本本的存在就好,不要思考,直接快速记下,完成了点掉就好。这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的初衷。

**其他平替:**因为不分类,所以清单类产品,如极简待办、Microsoft to do等都可以替代,选个喜欢的就好。

虽说不适用于所有人,

但是一定适合一部分人。

欢迎交流补充。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什么是碎片信息焦虑症?
回答: 碎片信息焦虑症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因面对大量零散信息而感到焦虑,难以有效处理和吸收这些信息。

问题 2: 如何应对碎片信息焦虑症?
回答: 可以通过做减法、断舍离,以及使用专门的工具来管理和记录信息,从而提高效率。

问题 3: 推荐的三个app分别是什么?
回答: 推荐的三个app是cubox(文章收藏/稍后阅读)、flomo(记录灵感瞬间/摘录)和滴答清单(记录待办事项)。

问题 4: cubox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回答: cubox主要用于收藏和稍后阅读文章,支持划线做笔记、设星标和归档功能。

问题 5: flomo的使用场景和特点是什么?
回答: flomo用于记录灵感和摘录,支持配图上传,使用起来像发微博,但内容仅属于个人,适合定期回顾和分享。

问题 6: 滴答清单的使用建议是什么?
回答: 滴答清单建议不分类记录待办事项,像使用备忘小本本一样快速记录和完成,以达到效率最大化。

问题 7: 是否有其他可以替代滴答清单的app?
回答: 是的,如极简待办、Microsoft to do等清单类产品都可以替代滴答清单,选择自己喜欢的即可。

问题 8: 这些app是否适合所有人?
回答: 这些app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一定适合一部分人,具体使用效果因人而异。

问题 9: 如何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效率?
回答: 通过简化操作、不分类记录、定期回顾和分享,可以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效率。

问题 10: 是否还有其他建议或补充?
回答: 欢迎交流补充,根据个人需求和习惯,可以进一步优化工具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