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入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小红书运营 内容创作 数据优化 营销策略 平台规则
小红书入局的关键在于避免违规行为、明确个人定位和建立内容库。入局初期,无需多平台分发,专注于单一平台产出优质内容更易获得成功。尾部博主“月入过万”的噱头需谨慎对待,建议关注官方活动以提升辨别能力。内容创作应注重产出结果的可分享性,优质内容与数据相辅相成,但数据并非唯一衡量标准。笔记的收录和投流策略也至关重要,多次投流能通过曝光效应提升用户认知。整体而言,小红书的成功在于专注、持续学习和有效的内容策略,而非盲目追求短期收益。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 ** **

**入局 (阅读进度1%) **

🍠小红书的精简入局:1+2

假设你什么课程都不舍得买,小红书运营文章笔记也不怎么看,但还是想入局小红书,最精简快速的方式可以是什么呢?

分享下1个不要做和2个要做

一、不要【违规】

基础的社区规则就不用说了,特别注意原创和二创

危险引流包括:简介引流,笔记引流,评论区引流,私信引流,群组引流

现在部分账号个人简介中带有”邮箱📫“的也会被判违规了,亲身经历

二、要【定位】

包括:个人的定位、变现方式的定位、创作笔记的实现效果

1.个人的定位:赛道+技能+能力

2.变现方式我发现很多都是默认没有产品体系,那变现方式和账号作用就如图;

如果本身有自己的产品体系,笔记和账号的作用侧重点自然也会不一样

(变现方式和账号作用)

3.不同的笔记,实现的效果不同

最理想的情况:每篇都是高赞的恰饭笔记🍚

三、要【建立内容库】

为了冷启动和持续发展,延长账号生命周期,不存在无穷尽的优质输出。

全文阅读:IP精简入局:1+2.5公式 (xiaobot.net)

🍠刚开始做内容,要不要多平台分发增加曝光?——不需要

我刚开始做小红书那会儿,好多朋友都建议我多发几个平台,刷脸增加爆光,万一哪个火了。我拒绝了,事实证明拒绝对了。

当我专一专心在一个平台做出优质的内容以后,很多平台的运营都会主动找你入驻的,而且还是带着💰来的那种。

我也不知道破站的人已经发了多少封邮件了,就觉得……这就是坚持的正反馈。

🍠小红书尾部博主教人月入过万其实噱头和陷阱太多,要分析的点也太多,如果是纯纯素人,刚起步摸索阶段,或者也没啥大原创能力还跟别人挤在一个赛道,"月入过万"就是个贬义词——对他人虚掩真相的贬义词

🍠我更推荐小红书的普通使用者关注小红书官方出品的活动,比如will商业大会

可以理解为是小红书的一个期末总结。它们的最近阶段是如何,做出了什么成就,新的一年准备专注哪个方向…

抛开旁观者的身份,主动出击学习,能够去学习判别哪些一眼看就是广,哪些一眼看就是投出来的营销产品,至少不会让你成为一边被种草一边骂着刷小红书的冤种。

现在个人对于小红书的种草已经有些疲软,决策更为理性。

** 价值观 (阅读进度40%) **

👩‍🎓路人把ta推上高台,等ta站在高台后,路人散尽继续赶路,留下ta站在高台独秀,期待另一个高台。——素人和爆文的思考。

👩‍🎓每当在小红书刷到学习博主引发我的焦虑的时候,我这么对自己说:

“有很多比你学习还厉害的人,放下学习能力的攀比,做一个每天保持学习的人先。”

👩‍🎓小红书是某些人天生的战场,不需要动刀斗枪,运筹帷卧,只要做好自己,就能让他人缴械投降。

👩‍🎓小红书粉丝量级小但是不影响月入过万,量级大也许还只是个傀儡。现在人看多了逆袭和翻身的故事,忽略了厚积薄发和专注当下才是造就他们的核心,缺的只是个突破口,一个有效的链接而已。

👩‍🎓这次时隔4年的考试,我再次切实感受到保持学习的意义,分享下心得,望与诸君共勉:

“学习的东西和当下在做的事,重叠区越大,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越大,关键是主动思考和找到联系。”

简单说下情况吧,专科毕业5年,跨专业投身新媒体,学习小红书运营、营销、思维认知等知识,在22年参加了专升本考试,英语的阅读理解考到了营销经典的AIDA模型,关联到了小红书的IDEA模型。

如果我不坚持学英语,就看不懂文章,就不知道AIDA模型;(学习的东西)

如果我不投身小红书,就不会对营销模型感兴趣,就不知道IDEA模型;(当下在做的事)

但是,我既坚持了学习英语,又投身了小红书营销,所以这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板块有了重叠。

它帮助我面对英语阅读的答案时,哪怕对文章一知半解甚至脱离文章本身,却能用现有的知识选出正确的。

这就是学习的成就感,这就是动力的来源——特别是某些学习成果能够决定你未来的时候。

可能有些人还没意识到学习英语,语文,政治,对他们当下工作/学习/生活的帮助在哪里;

可能有些人学习长周期的东西没有即时正向反馈,容易产生“间歇性踌躇满志,长期性摆烂”的状态;

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不优秀,可周围人也就这样,生活也就这样了;

可能有些人贪心,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有效果;

可能有些人觉得,要学的东西那么多,到底应该先学什么呢?

如果是我,我建议学习主动思考和关联——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各种思考和现有知识储备的所有关联。

** 内容创作 (阅读进度60%) **

🍠如何成为一个优质的内容创作者?——产出的结果有多少人享受的到。

小红书上有人通过学习成为学习博主,用各种模板和资料分享赚钱;而有些人的学习,内容只有自己看得懂,结果只有自己享受的到。

围绕自我的表达,可以理解为草稿,杂乱且只有你自己看得懂;

通过整理加工后的表达,除了包含表达出自我以外,还能给到他人触动,产生行动的激励,甚至通过你拿到想要的结果。

🍠小红书IP课程查漏补缺的第1遍,在构建大纲的时候,有多种逻辑在影响自己的课程内容顺序。

脑子里像是有几百只脱缰的草泥马往不同方向奔跑。

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法就是“化简”。把1节课的内容提炼关键词,看看是不是自己要讲的核心内容。

很多场景下,说得多不一定说得准,八九支箭在环外,不如一支箭正中靶心。

🍠内容优质=数据优质?NO

在笔记创作中,离不开“内容”和“数据”这对双胞胎。

正常来说,优质内容会产生优质数据,但问题是我们创作发布的时候,并没有预知能力知道这篇笔记是否优质,所以需要借助数据进行调整。

数据和内容的关系——笔记内容主导数据,并非决定数据。

数据是内容形式的可视化表现,主要有4个维度。

当笔记内容不好的时候,除去笔记自身条件(比如是否投了薯条,是否是原创…),还要考虑到平台的行为动作(比如笔记是否过审核,是否给流量扶持…)可以自查这些数据维度。

维度1》阅读量(小眼睛),即点击率完善封面和标题

维度2》点赞/收藏/评论(互动总量),即互动率完善正文和已有互动,特别是评论区

维度3》涨粉情况,即涨粉率完善正文和小红书主页风格/封面

维度4》账号笔记更新频率和原创度,会影响粉丝粘性保持创作热情

** 收录(阅读进度70%) **

🍠学到了小红书笔记查收录关键词的小方法!

用电脑浏览器打开小红书笔记链接,单击右键【检查】,在分栏【Elements/元素】下,点开,在<meta name '‘keywords’'一行中,就可以看到小红书对笔记的收录情况了!

** 数据 (阅读进度75%) **

🍠小红书优质数据爆文的征兆

  1. 浏览量:点赞≈10:1

  2. 发布笔记5分钟之内点赞️❤+收藏⭐的,是路人而不是粉丝

** 投流(阅读进度80%) **

🍠用认知心理学打开小红书营销:为什么图文优质笔记要多次投流?

你没有发现,刷小红书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篇笔记,不管刷多少次,都能出现在手指下?

不管是骂骂咧咧划走,还是感兴趣点开下单,这种情况,主要由平台的大数据推送和背后的烧钱投流产生,目的嘛,当然是让你花钱。

那为什么图文爆文笔记要多次投流呢?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理论叫做“认知流畅性”,它是大脑偷懒的原因之一。根据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ionc)的曝光效应和艾琳纽曼的研究结论

图片:能有效提高大脑对观点的接受程度和信任程度;

优质笔记:大数据的官方肯定,用户需求的可视化形式;

多次投流,营销7次法则

图片的认知流畅+优质笔记平台的自然推送助力+多次投流的曝光,哪怕你是不感兴趣的骂骂咧咧,也会有:

“什么破笔记,怎么老出现?”而点击一看的好奇心了。

** 吐槽 (阅读进度98%)**

⚫某些小红书运营IP真的不够直率,想要用户转发文章直接文末注明就好,我想认同它价值的人都会去做。

为什么引导加助理微信号再通知需要转发朋友圈或者发到小红书群?

⚫对外月入过万,实际日常焦虑得一批。

——小红书的韭菜梗

⚫做得比你烂的却比你赚钱。

——小红书的冰山现象

建议阅读:爆文的思辨:知是非,再行动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小红书入局时最需要注意的违规行为有哪些?
回答: 特别注意原创和二创,避免危险引流,包括简介引流、笔记引流、评论区引流、私信引流、群组引流,甚至个人简介中带有“邮箱”也可能被判违规。

问题 2: 如何在小红书上进行有效的账号定位?
回答: 定位包括个人定位、变现方式定位和创作笔记的实现效果。个人定位需明确赛道、技能和能力,变现方式则根据是否有产品体系进行调整。

问题 3: 刚开始做内容时,是否需要多平台分发增加曝光?
回答: 不需要。专注于一个平台做出优质内容后,其他平台会主动邀请入驻,甚至带有资金支持。

问题 4: 小红书的尾部博主宣称“月入过万”是否可信?
回答: 这类宣称往往带有噱头和陷阱,尤其是对刚起步的素人来说,“月入过万”可能是一个虚掩真相的贬义词。

问题 5: 如何判断小红书笔记的收录情况?
回答: 用电脑浏览器打开小红书笔记链接,右键点击【检查】,在【Elements/元素】分栏下,点开,查看<meta name ‘keywords’>一行,即可看到笔记的收录情况。

问题 6: 小红书优质数据的爆文征兆是什么?
回答: 浏览量与点赞比例约为10:1,发布笔记5分钟内点赞和收藏的用户多为路人而非粉丝。

问题 7: 为什么图文优质笔记需要多次投流?
回答: 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流畅性”理论,多次投流可以提高大脑对观点的接受程度和信任程度,结合平台的自然推送,增加曝光和用户点击的可能性。

问题 8: 如何成为一个优质的内容创作者?
回答: 关键在于产出的结果有多少人能够享受。通过整理加工后的表达,不仅包含自我表达,还能给他人带来触动和激励,甚至帮助他们获得想要的结果。

问题 9: 小红书的内容创作中,如何简化复杂的思路?
回答: 将每节课的内容提炼关键词,确保核心内容清晰。说得多不一定说得准,简化内容,确保每一点都能正中靶心。

问题 10: 如何保持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回答: 学习的内容与当下在做的事情重叠区越大,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越大。主动思考和找到现有知识储备的关联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