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年度专栏已完结,如需订阅最新的专栏,请点此
hi,吾友
想起现实中认识你,给你挥手的画面 👋🏻
感谢订阅「产品沉思录 | 第六季」,在这里你可以随意浏览本年度内容。
如有问题,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会一一回复。
▎查看方式
- 本篇内容下方有年度目录导航,可以根据需要来查看。
- 小报童相关的使用介绍、邮箱投递、桌面版等,点此查看。
- 开通邮件投递,建议设置为每周一晚上 8 点提醒。
▎其他说明
- 已购买用户,购买其他季专栏( 第四季 | 第五季 | 第七季),可享受八折优惠,详情请添加下方 shaonan 微信领取红包。
-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你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桌面端在右侧),分享本专栏给身边的朋友,你将得到订阅费的 50% 作为感谢。
▎除了浏览本专栏,你还可以:
- 为了让我们更了解你,也欢迎参与我们的 Give Me Five
- 查看我们历年来的精选内容「产品沉思录 · 精选」
- 加入我们的 随便玩玩日报社 ,看看有什么新鲜发生
- 去小宇宙收听我们的播客:奇想驿
- 以及关注我们公众号,查看往期部分限免内容
▎选题原则
每周 shaonan & fonter 会从上百个信息源中,亲自阅读并以主题为单位进行整理。同时结合我们的经验来撰写推荐理由和收获。每期邮件内容在 5000 - 10000 字左右。
下面是选题原则:
Base.1 Outlook > Knowledge > IQ
- 达芬奇有很高的 IQ,在他的时代构想了很多发明,却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发明
- 亨利·福特出生在合适的年代,他拥有足够知识制造出汽车,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
- 牛顿的微积分给我们一个强大的工具,它使得现在的普通高中生可以做牛顿时代之前的最聪明的人都不可想象的事
Base.2 AI = 算法 + 算力+ 数据
算法是人类中最聪明那群人思维的抽象,那么
- AI = 算法 + 算力 + 数据
- 个人能力 = 认知力 + 思考力 + 见识
Base.3 1 /(1071亿)
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之比为 14:1 。1000 亿人已经不在人世,他们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他们尝试了我们今天正在尝试的一切。他们成了指引我们心中羔羊的牧羊人。 我们经常觉得认识到世界 80%+ 的事物,但是想想你认识的世界只是 1/(1071亿)= 0.000000000009337。 所以有时候很想与过去的人对话 ,那么就会去看他们的历史故事和作品。via 《First Round Capital》
所以本专栏选题,**不会是最热门的内容,而是希望能选择内容半衰期比较久的内容。**逆流而上,寻找起源。
好的朋友,我们介绍了完自己,记得去 Give Me Five 介绍你自己。
如有其他问题,请加少楠微信(Productthinking2017)来解决。
就说到这里了,期待你的故事。
—— shaonan / fonter
▎年度内容目录
羔羊:
- 来自 Steve Jobs 给自己写的邮件
- 李光耀:放弃一切幻想,保持与众不同
- 铃木敏文:永远站在客户的立场
- David Holz:Midjourney 背后的故事
- Patrick Collison:提升互联网 GDP 之外的问题
- John Romero & Carmack :划时代的报时人
- Christopher Alexander: 建筑永恒之道的启示
- DAN WANG:5 年年度信合集
- Zeb Evans(ClickUp CEO ):每天成长 1%
- Notion 特别节目:与 Alan Kay 长谈
- 项飚:好的工作,就是你愿意不断重复去做的
- ReneGirard:何谓模仿欲望
- Shahil Lavingia:不做独角兽,将 Gumroad 从谷底挽回
- Rory Sutherland:参考框架改变实际价值
- Daniel Gross:谈天赋和人才
- Brian Cheksy:从源头那里寻找洞见
- 布迪厄:经济资本之外,还有两种资本
- Linus:关于思维工具的三个观点
- Jim Collins 的访谈:约束之下,可以无限自由
- Joel Spolsky:Trello 和 Stack Overflow 背后的人
- 萧逸(Yat Siu):在香港的故事
- Melanie Perkins:Canva 的设计民主化
- Douglas Engelbart 影响的二、三点
- 像 Tobi 一样思考,窥探 Shopify 的决策机制
- Ralph Ammer :哲学学习笔记
- 硬币的 2 面 - 扎克伯格的变化与马斯克的逻辑
产品观察:
- Notion 早期的产品设计
- 红杉视角下的 Notion 故事:无需编码增强人类智力
- Chrome 从 0 到 70% 的市场份额,我们能从中观察到什么
- **超链接极大主义者的实践 - **notation.app
- 低/无代码界的统一理论
- The browser company:Arc 浏览器
- 我们是吃光的人:Arc 浏览器中的色彩
- Arc:感觉工程师
- Tools for thought 在 AR 上能怎么做?
- 从 Xbox 的历史中,能学到什么
- Xbox Game Pass,订阅制改变「游戏」规则
- monday 的细碎收集
- Linear:项目工具的 Zoom in 和 Zoom out
- Linear :新时代的 Jira
- 学习一家爱尔兰科技公司 Tines 对 No-Code 的解法
- 电子表格类产品 Grid 和他们对 low-code 的观点
- 表格是什么?从时刻表角度出发的关于未来思考
- Composer 和他们的 CTO - Ronny Li
- 从产权的角度出发看现代软件业,介绍一种新技术
- 来自 Tyler Angert :互联网的指南针到底是什么样子
- UX 与文明化进程
- 关于 Web3 的现状:我们该 All in 了么?
- 重新认识小红书
- 社区观察之 - 知乎反对知乎
产品方法论:
- Shape Up:来自 Basecamp 的产品方法论
- Brandon Chu 总结的做 PM 的第一性原则
- Brandon Chu 的采访和他的 MVPM
- **Brandon Chu 的 **PM 心智模型
- 再谈如何识别需求价值链及市场细分
- 解决产品的复杂性,打磨产品的第一公里
- 产品策略的中的进攻与防守
- 复杂系统的接口是一种稀缺资源
- 默认值的力量
- 丛林中的门铃:一种积极面对奇迹的模式
- 为生态点燃篝火,反思开放的意义
- 神经的逻辑背后,是两套系统在起作用
- 产品设计中的一个小类比
- 浅谈「后勤工作」对于产品的价值
- 捕手计划 - 低代码工具的实践
-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 追赶者的有限最优解
- 信任从何而来,法律与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 人们不是在购买产品,而是在购买更好的自己
- 慢慢地种一棵产品
- 价格设计应先于产品设计
- 删除功能的意义及艺术
- 「朴素」的设计原则
- 当我们在讲“内容策略”时,究竟在说什么?
创业
- 迈克尔 · 波特:什么是战略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培养团队,而非寻找好主意
- 关于「天才的车票理论」的另一种视角
- 聪明人容易被复杂事物吸引,忽略简单想法的巨大价值
- 丰饶时代的生存法则:要么成为标准,要么足够独特
- Work Audit,为工作进行审计
- 如何像编辑一样经营一家公司
- 12 年,损失 1 千万美金带来的教训
- 创业公司常见的早期营销错误
- 何谓文化战略?如何实施?
- 论组织中的谢林点:分析组织问题的一种方法
- Netflix 的猴子军团
- Apple 的 「DRI」 理念
AI 相关:
- ChatGPT 究竟意味着什么?
- 回望 33 年前的神经网络,来预测 33 年后会如何
- 当我们在用 AI 画图时,AI 到底在干什么?
- 沉迷 Midjourney 几十小时后,我在思考什么
- 用 Midjourney 生成了上百张图片后的一些思考
- 新工具与新创作者
- 由读者生成的文章:对 GPT-3 的思考
- AI 与读书、听播客的一点观察和想法
- 跟着 Geoffrey Litt 一起了解 AI 的另一面 IA / AIA
- 没有黑科技,废料再加工
效率相关:
- 根据价值观来设定日程,减少建立待办清单
- 如何在不加班的情况下,将生产力提高 50 倍
- 能量审计 - 找到你的天才区
- 时间管理的四个实践
- 关于时间管理的误区,你必须接纳自己的有限性
- 集中注意力的 tookit
- 让我们成瘾的不止多巴胺,还有速度
- 减少信息造成的多巴胺成瘾,试试数字闭关
- 开启 life log 之后,发现了那些未被觉察的问题
- The Human Log
- 侦查模式与攻坚模式
- 斯坦福神经生物学家 Andrew Huberman 关于早晨和睡眠的建议
- 好好睡觉好好运动才能做你想做的事,加油
- 休息日与恢复日
生活与哲学
- 一个新视角:Depth Year
- 生活中的工具箱
- 卜居:如何选择居住地
- 用投资的时间做标尺,挖掘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 为乐观精心制定一个策略:在这个时代,如何保持乐观
-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意义指南
- 学会沟通前,先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 创造力的开关
- 多刺的人和粘粘的人
- 心理学家吉布森看待世界的方式
- 视角是什么
- 现实有着惊人的细节
- 关心一些有趣的问题,找找线索
- 每天拍一张照片 / 每天画一幅画
- 我们生活在时间的川流中
- 如何理解设计师这份工作?
心灵
- 2021 年新冠期间,我散步 10000 公里的感受 - 上
- 2021 年新冠期间,我散步 10000 公里的感受 - 下
- 好胜心的副作用
- 当你恐惧时,试着列个清单
- 不要响应,不要应用,不要加戏
- 来自斯多葛学派的九个实用建议
- 如何快乐?
- 努力去缩短距离,背后是欲望的绑架
- 倚靠在痛苦中,面对现实,修复机器而不是人
- 当我们反抗 996 时,我们在反抗什么
- 为《杖藜远眺》的人,守护他的雄心壮志
- 如何消解焦虑?亲测有效的四种方法
- 放弃那些重复的想法
- 浅谈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 身份的减法
观点与考古:
- Naval 2021 播客集锦 - 你应该拒绝大多数建议
- Tim Berners Lee 的一个关于信息管理的提议
- 回到 7 年前,看看 Peter Thiel 都说了些什么
- GitHub 前 CEO Nat Friedman 的一些信条
- 前微软科学家、未来学家 Ramez Naam 的视角
- 一个人如何变得更有魅力?—— 魅力引导程序
- “我的想法” → “我们的想法”
- Google 与 Amazon 的一些比对
- 微软如何能做到市值 $10T ?
- 电脑的永续设计思想
- 电脑需要艺术
- 批判电脑
- 为什么我们对电脑的思考如此克制?
- Azlen Elza 的思想实验:思考未来的学习
- “公司”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大问题的一种方式吗?
- 因循守旧的 4 象限
- 写代码很有趣吗?
- 灰烬中崛起:iPad OS 16 的台前调度
- 当 Apple 创造了PC,意味着什么?
- 为何 Apple 如此重视兼容性
- Bring Your Own Client = BYOC
- Slow idea
- 小语言是编程的未来
他山之石
- 从燃油车的变革看范式转移
- 智能手机如何瓦解石油工业
- 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图片?
- 如何获得社会地位:支配与声望的差别
- 孟加拉国的经济策略
- 读《孙正义传》:销售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
- 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从如何展示一只牛蛙开始
- 现在是买东西的好时机还是糟糕的时机?
-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故事的异质性
内容与写作
- 五年时间,五条写内容的原则
- 产品 :构建一次,销售两次
- 当我们说做内容时,到底在说什么
- 有效写作的方法
- 如何能详细地解释一个事物
- David Perell 50 天写作课程学习笔记
- 追逐别人的认可,最终可能会失去自己的认可
- 从宏观到微观,一份创作者经济的样本和思考
- 跟皮克斯学习讲故事
- 做内容产品的一些误区和启发
- 小说家谈故事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做事
- 事实与叙事
- 读书 :《邓小平时代》
- 提高行动力的三个视角
- 香农的解题之法
- 如何开始你的研究
- 具体的建议胜过承诺
- 和 Mars 聊聊反脆弱
- 为何我们要学会写 CODE(和技术无关)
- 把碗刷完,空干,放回到柜子里
- 什么才是该去解决的问题?不要对自己默默无闻
-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离执行越近,公开知识就越少
- 去优化新奇和趣味,而不是目标和结果
认知决策
知识管理
- 和成甲老师对谈知识管理
- 如何找到信源:重要的不是降噪,而是挑选
- 学习的好奇心是如何消亡的?
- 知识管理核心不在规模,而在于高质量复用
- 知识策展的兴起与未来
- 创建自己的知识地图: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
- Notes app 是想法消亡的地方
❧
🚀 【新人必看】产品沉思录第六季,年度专栏已完结!
感谢每一位订阅者的支持!🎉 在这里,你可以随意浏览本年度精彩内容,涵盖产品、创业、AI、效率、生活哲学等多个领域。💡
✨ 亮点功能:
📢 分享有礼: 推荐给朋友,你将获得订阅费的50%作为感谢!
🔗 立即探索: 点击查看年度目录
💬 有疑问? 留言墙等你来互动,我们会一一回复!
#产品沉思录 #年度专栏 #新人指南 #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