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为什么写,为什么不写?

写作技巧 写作思维 写作练习 写作习惯 实用性写作
中国每年有大量大学生进入社会,其中许多人从事写作相关工作,如工作报告、会议纪要等。这些文体要求逻辑清晰、表述准确,但许多人的写作能力仍停留在高中应试作文水平,缺乏成熟思考和逻辑。作文与实用性写作存在显著差异:作文篇幅短、命题固定、应试导向,而实用性写作篇幅长、选题自主、需多次修改。作文的定式思维影响深远,专家呼吁摒弃作文思维,培养科学表述能力。著名作家卡夫卡认为写作是敞开心扉、绝对坦白的过程。日常写作应轻松自然,不必过于正式,记录所思所想即可。写作有助于思考,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坚持写作,遵从内心,真诚是写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品质。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的大学生流入社会,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进入“写字阶层”。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写材料:工作报告、会议纪要、年终总结、商业计划、情况说明、合作备忘录、招投标文件……

这些文体并不追求作文式的文采,但对于逻辑清晰、表述准确有一定要求。无数事业上的起伏都起因于雇员有没有能力流畅地陈述事实、概述一次会议的内容,或阐述一种想法。

实际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能写、能说的人,越吃得开,越混得好(这里没有反讽的意味)。

很少有大学专门设置写作课,也很少有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刻意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的脸色可能会变得很难看,师徒二人一起挠头。

即使走向了社会,很多人的写作水平还停留在高中的应试作文级别。对于很多事情没思考、没想法、没成熟的逻辑,想不出句子,提不起笔。

总结一下,为什么作文跟务实性写作相差这么远?

作文是习作,七八百字即最高篇幅,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面对更大篇幅的内容。

作文多为命题,全班甚至全省同学经常写同一个题目;而写作选题则需要自己寻找,不确定性自然会带来难度和焦虑。

作文以应试为导向,时间有限,讲求速战速决;实用性写作耗日持久且需要多次修改,挑战耐力。

作文通常是闭卷完成;而写作则是开卷作业,学生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闭卷考试,似难实易;开卷写作,似易实难。·

在耶鲁大学教写作的Emily Urich教过中国学生,非常熟悉中国学生的套路:当我拿到一篇文章,几乎能一眼判断出,这篇文章是出自中国学生之手,还是美国学生之手。中国学生很爱用长句,喜欢用各种复杂的术语来重复同一种意思,喜欢诗意的、华丽的词藻和句子。

作文给学生带来的定式思维非常顽固,不少人即便到了社会上还深受这种思维影响,以至于有专家疾呼:“作文一日不废,学生就是修辞的工具,就很难养成科学表述问题的习惯。”

摒弃作文思维,完整流畅地输出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

著名小说家,《变形记》作者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

我也见过很多人,把写作当成一件很正式的事情,总希望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但是思想上总是巨人,在最终落实的时候,难免会与设想有落差,最后自己并不满意,变得沮丧。

抛开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写作内容,我们在日常写作的时候不要有太多包袱,凡事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

放轻松,无非是记录点东西,无非是满足自己的内心,无非是释放下心情,不需要有什么仪式感,不需要讲究修辞手法,不需要太过苛求自己,能静下心来写就比不行动要强。

写作是一件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的事,在手机上、电脑上都可以完成;在地铁上、厕所里、书桌前都可以完成。

试想一下,午后休闲时光,沏了一杯茶,书桌前,打开电脑,把近期的心情整理成碎片文字,寥寥300-500字,发在社交媒体,很多有共鸣的朋友点赞留言,内心得到一丝宽慰,甚好。

写,是因为想写;不写,是因为不想写,如此而已。

这件事没什么难度,贵在坚持,遵从内心。

在这篇内容的最后我想说:“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不管是在写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也许会帮我们渡过意想不到的危机和窘境。”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为什么写作能力在职场中如此重要?
回答: 职场中许多工作涉及撰写报告、会议纪要、商业计划等,逻辑清晰、表述准确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事业起伏。能写、能说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问题 2: 为什么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足?
回答: 大学很少设置专门的写作课程,学生也缺乏刻意练习的机会,导致写作水平停留在应试作文阶段,缺乏成熟逻辑和独立思考能力。

问题 3: 作文与实用性写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回答: 作文篇幅短、命题固定、应试导向、闭卷完成;实用性写作篇幅长、选题自主、耗时持久、开卷完成,且需要多次修改。

问题 4: 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回答: 中国学生喜欢使用长句、复杂术语和华丽词藻,倾向于重复表达同一意思,缺乏科学表述问题的习惯。

问题 5: 如何摒弃作文思维,提升实用性写作能力?
回答: 写作应追求真诚和坦白,完整流畅地输出内容,避免过度追求修辞和形式,注重逻辑清晰和表达准确。

问题 6: 日常写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回答: 日常写作无需过多包袱,记录有趣的想法或经历即可,篇幅不限,无需追求仪式感或修辞手法,重在坚持和遵从内心。

问题 7: 写作对个人思考有何帮助?
回答: 写作可以帮助整理思绪、释放心情,是一种有效的思考工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促进自我表达和内心满足。

问题 8: 如何在写作中保持真诚?
回答: 写作时应敞开心扉,毫无隐瞒地表达真实想法,真诚的态度不仅能提升写作质量,还能帮助应对生活中的危机和窘境。

问题 9: 写作是否需要特定的环境或工具?
回答: 写作无需特定环境或工具,可以在手机、电脑上完成,地点不限,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开始行动。

问题 10: 如何坚持写作?
回答: 写作贵在坚持,无需给自己太大压力,遵从内心,记录感兴趣的内容,逐渐养成习惯,就能持续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