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封: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足够过好这一生

财富与生活 生活选择 城市疲惫 数字游民 价值观 贫穷与压力 柳江 屯桑 柳州 大理福尼亚 西双版纳 景德镇 清迈
文章探讨了“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能过好这一生”的问题,作者通过在不同地方的亲身经历,反思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财富的真正意义。作者在广西的村庄和柳州的生活中,感受到不同的生活节奏和环境,并实际计算了在这些地方生活的成本,发现生活并非只有大城市一种选择。作者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作模式的变化,人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居住地,远离财富至上的单一价值观,找到更开阔的生活形态。文章强调,人生的辽阔性在于拥有多种选择,而非仅仅追求财富积累。作者呼吁人们尽早摆脱畸形价值观,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更容易获得快乐。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亲爱的朋友,

这周好吗?四月头上雨纷纷。我这几天在广西,小羊作为已周岁的子孙,参与到了家族里“做清明”的传统扫墓仪式中,我也因此跟随他走了很多地方。有一个很小的村庄叫“屯桑”,有拔地而起清秀的山峰,有满目青绿的稻田,村口还有池塘和一条活泼的河。另一个镇子则叫“思恋”,鳞次栉比的老房子里住着熟悉的邻居,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来,在丛林和山中赶路,祭拜先人。也踏青,也欢快地分享食物,也彼此问候(每周六寄出的专栏因此拖延了一日,先跟各位道歉)。

山里的生活和城市全然不同,柳州的又跟北京不同。迥然的生活内容和节奏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思考空间。

有一天,我清早叫外卖吃了非常好吃、加了很多花生的切粉;早晨带小羊去大龙潭公园,围观了柳州市一年级的孩子们列队春游;走累了就去附近吃早茶,螺蛳鸭脚煲美味到尖叫;傍晚我们去家附近的河堤散步,宽阔的柳江碧绿宁静,有人在河里游泳,更多的是钓鱼的华发老人,江边开满了紫荆花树。晚上散步回家时,脑海里突然想到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儿——

“在这里生活也很不错呐”。

不是文艺行为的慨叹,而是很快速但实际地思考了气候、饮食习惯、教育、医疗,然后计算了下房价(当然,房价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这里大概一万出头的均价,就可以买到一流物业的江景新房。有审美很好的景观,有露天泳池,人车分流,进出管理严格,保安和物业看到你会很礼貌地行礼这样),结论便有了。这个结论让我心里忽然多出一大块安全空间,人生因为多了个切实的选择而有了更多余裕。

神奇的是,又有一天,当我站在那个叫“屯桑”的村庄的村口,看到夕阳下水牛在田间悠然漫步,我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儿——

“在这里生活也很不错呐”。

我甚至非常切实地计算了在这个村庄租地建造一所相对舒适的房子所需要的花费,实际上,大致七八十万可以很理想了。我也考虑了这里距离城市的交通时间,大概八十分钟左右,购置一辆皮实耐用的车子就可以了。我于是也觉得,啊,又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选择啊。

这次的想法和往常不同的是,我开始觉得这种生活并非不现实的,并非因为种种意识形态限制而遥不可及的,他们具象地自发形成选项,落到我对未来的思考规划中。我想,这样的变化来自于

  1. 不确定性:我也写过很多次,几十年和平与奋进的时代,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盛世,如果就千百年的周期波动而言,接下来我们每个人会遇到什么样的时代,谁都说不好。我们有必要多考虑些生活的不同条件和不同状态
  2. 年龄和成长:三十岁后,尤其过了三十五,我越来越意识到生命有限,抬眼看看不同的人生与宽阔的可能性,是比低头赶路重要很多的事情
  3. 科技发展:电、网络、硬件、道路的发展都让很多地方的生活质量有变得很好的可能性,人们的居住分布正在开始发生大的迁徙和重新分配
  4. 工作模式变化:这也是我这两年最深的感受。肉身所在地将越来越不限制你的事业边界,你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你的伙伴亲密协作

如此一来,风景如画的屯桑、有碧绿江水和满城花树的柳州、我们每个人的家乡、还有数字游民们已经惬意生活的大理福尼亚、西双版纳、景德镇、清迈又或者某个海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

当然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说我决定这样做,或者立马选择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我只是觉得,人生可以很辽阔。

这些年,超速的发展和卷文化造就了很多“疲惫的大城市人”,财富至上的单一的价值观令人窒息,更浪费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几天的新闻里,四个年轻人相约服毒跳崖,尽管我们已经无法猜测他们辞世的真正原因,但侧写报道里(可以看《三联生活周刊》这篇:天门山跳崖:四个决绝赴死的农村青年)难免提到的关键词,有“贫穷”、“孤独”和“压力”。

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能过好这一生?

我也没有准确答案。我当然也知道,贫穷的确是非常需要力量才能对抗的困难。我知道,顺着社会给定的阶梯向上攀援仍然是得到更多机会,体验更多人生的方法。我只是觉得,作为我们个人,如果能尽早地远离财富至上的畸形价值观,明白前有奔头,后有余地,可以看到更开阔的生活形态,可能会容易快乐点吧。

————

今天推荐你听,好妹妹/小娟&山谷里的居民的单曲《看云》。

老柴,2023-04-09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文章中提到的生活选择有哪些?
回答: 文章中提到的生活选择包括风景如画的屯桑、有碧绿江水和满城花树的柳州、家乡、以及数字游民们生活的大理福尼亚、西双版纳、景德镇、清迈或某个海岛。

问题 2: 为什么作者认为在柳州或屯桑生活是不错的选择?
回答: 作者认为在柳州或屯桑生活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地方的气候、饮食习惯、教育、医疗条件良好,房价相对较低,生活质量高,且交通便利。

问题 3: 作者提到的生活选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作者提到生活选择背后的原因包括不确定性、年龄和成长、科技发展以及工作模式的变化,这些因素使得不同地方的生活更具可行性。

问题 4: 作者如何看待财富与生活的关系?
回答: 作者认为财富并非生活的唯一标准,远离财富至上的畸形价值观,看到更开阔的生活形态,可能会让人更容易快乐。

问题 5: 文章中提到的“疲惫的大城市人”现象是什么?
回答: “疲惫的大城市人”现象指的是在超速发展和卷文化下,大城市人感到疲惫,财富至上的单一价值观令人窒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问题 6: 作者提到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什么?
回答: 作者提到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未来时代的变化难以预测,因此有必要多考虑生活的不同条件和状态。

问题 7: 作者如何看待年龄和成长对生活选择的影响?
回答: 作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过了三十五岁,越来越意识到生命有限,抬头看看不同的人生与宽阔的可能性比低头赶路更重要。

问题 8: 科技发展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选择?
回答: 科技发展如电、网络、硬件、道路的进步,使得很多地方的生活质量有了提升的可能性,人们的居住分布正在发生大的迁徙和重新分配。

问题 9: 工作模式的变化对生活选择有何影响?
回答: 工作模式的变化使得肉身所在地不再限制事业边界,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伙伴亲密协作,从而有更多的生活选择。

问题 10: 作者推荐的音乐是什么?
回答: 作者推荐的音乐是好妹妹/小娟&山谷里的居民的单曲《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