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设定

初始设定 生活调参 自我调整 觉知能力 默认值
文章通过几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揭示了“初始设定”对人们行为和思维模式的深远影响。作者发现,无论是电子琴上的毛巾、餐厅的选择,还是点餐的方式,人们往往默认接受既定的设定,而不去质疑或改变。这种默认设定不仅存在于日常琐事中,也影响着人生的重要决策,如职业选择、生活轨迹和情感表达。作者强调,意识到这些默认设定的存在,并主动调整它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人们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文章最后呼吁读者,学会识别并修改自己的初始设定,从而更好地掌控人生。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1

这会我坐在客厅里打字,我们家的阿姨过来打扫卫生。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她:Pauline,为什么你要把那条黄色的毛巾放在电子琴上?

这条黄色毛巾真的已经在电子琴上很久了。

看过我家照片的小伙伴可能对客厅的大落地窗有印象。窗前我摆了一架电子琴,是某任室友留下来的。我小时候学过钢琴,没事也会弹着玩玩。

从某天开始,我就发现有一条黄色毛巾摆在电子琴上。我大脑自动判断:大概是阿姨摆在那里的,方便擦琴。

但是吧,这条黄色毛巾又真的和黑白的琴键不是很搭,所以我看着并不顺眼。但想到是方便了阿姨,就没去管它。一直心说,有机会问问她,是不是这么回事。

想着想着,也就过去了几个月。

直到刚刚,阿姨刚好走到窗前电子琴的位置。我随意瞄了一眼,黄色的毛巾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我问出了我这个攒在心里n个月的问题。

她说:“啊?不是我放的呀。这好像是你上一任室友的毛巾。我看她摆在这里,我就没动过。”

啊,我恍然大悟。我说:“那你拿去厨房吧,放那里可太丑了。”

误会解除。原来这块毛巾放在那除了碍眼,根本啥用都没有。

因为在我和阿姨的记忆里,这个毛巾就一直在那,我俩就都没去动它,甚至在头脑里想出了一个可以逻辑自洽的故事。我以为她想放在那,她以为我想放在那。于是这块毛巾就在这个它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呆了几个月。

如果要形容,就好像是**“default setting - 初始设定”**。即使你觉得有一丢丢不对,但只要你觉得“无关紧要” “无伤大雅”,大概率也不会主动去改变它。

2

我又想到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农场的小镇上有一个Nice Digital Hotel(其实也不是很nice,更不digital,wifi都很差,但是名字取得真聪明),酒店旁边有两个Nice Restaurant。两边餐厅的菜单是一样的。但一个面朝马路比较吵,另一边则有个小花园,比较安静。

我在农场的整个第一年,都只在面朝马路的餐厅那边吃饭。我不是不知道另一边也有个餐厅,但我心说:一样的菜嘛,我去了干嘛。

直到后来一个新同事加入,他第一次去吃饭就去了马路另一边的餐厅。我去找他的时候,发现哇,这边居然别有洞天!还有个花园啊!环境比另一边好太多了吧!

发现了另一边的餐厅环境更好也更安静,我从此就只在花园吃饭了。

说到这个Nice餐厅,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我在餐厅吃了大半年的饭,都是直接走到那个摆着一些菜的柜台门口,指着肉和菜说,我要这个这个这个。因为从我的合伙人第一次带我去吃饭,我们都是这么点的。

某天我的实习生来了,他第一次坐下,对服务生说,“给我菜单”。我刚想说“这里没菜单啦”,服务生居然变出了一份五页纸的菜单!

我。。。。

菜单上居然有比萨,汉堡,意面。。。这些都不在那个柜台里!

从此之后,我们能点的菜的种类就扩大了三倍。

这两个小例子,又一次完美证明了“初始设定”的强大。

我的脑子里自动形成了“这边的餐厅和那边的一模一样,没必要去看一眼” 和 “村里餐厅没有菜单”的设定。如果没有外来刺激刚好打破了这些初始设定,我会沿着设定继续生活,绝对不会改变。

重点在于,这些初始设定往往不是对的,甚至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且,直到第三方力量打破它之前,我自己甚至意识不到“初始设定”的存在。

当然了,上述情况下,哪怕真的坐在朝马路的餐厅吃几年没有菜单的饭,对我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3

但如果这个“初始设定”放到生活的其他更重要的方面呢?

之前看Light的一篇文章,我要拿来借用一下。文章名叫《人生调参》(Light是小报童的创始人之一,逻辑狂人,推荐关注他的公众号和小报童SmallTalk。我觉得他的文章写的比我好,逻辑逆天而且更精炼。)

凡稍有产品经验的朋友,都会知道,配置项是给极少数用户准备的。能够打开设置面板,那就已经是很高级的用户。绝大多数用户,都只会接受默认值——即便默认值并非他们所期盼。人生,亦如此。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诸多默认值——默认要追求什么,默认的处事原则,默认的行动范式。有些默认值来自大环境(国家、社会),有些默认值来自小环境(家庭、学校、公司)。这些默认值是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客气地说,正是它们决定了你的一生,而你甚至都从未检查过它们。高级玩家会打开设置面板,重新调参。

4

从生活的城市,从事的职业,到每天的心情,上班走的路线。。这一切都有初始设定的默认值。

我们需要足够多的觉知,经常和自己对话的能力,才能有意识地去修改初始设定。

19年在国内,我觉得生活非常快乐,但有一股好奇心推着我继续出去看看,偏离一下原本的轨道,来到了非洲。

20年在麦肯锡,我觉得工作终于变得得心应手了,初始设定让我继续呆在公司里向上升迁,但我想调整一下自己的能力树,去脚踏实地地做ops,尝试下自己落地的能力。

曾经我在亲密关系中的初始设定是“封闭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更无法表达”,经过很多的调整变成默认“先内观自己的真实感受,再真诚表达自己的需求”。

从默认恐惧和紧张,到默认爱和勇气。

调参可大可小,也是一种可以训练和进化的能力。

看到自己的初始设定,学会去调整它。

也许只是电子琴上一条不起眼的毛巾,

也许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为什么电子琴上会有一条黄色毛巾?
回答: 这条黄色毛巾是上一任室友留下的,我和阿姨都误以为是对方放在那里的,所以一直没有动它。

问题 2: 什么是“初始设定”?
回答: “初始设定”是指我们生活中默认接受的习惯或观念,即使它们可能并不正确或最优,我们也不会主动去改变,除非有外部力量打破它。

问题 3: 为什么我会一直在面朝马路的餐厅吃饭,而没有去另一边的花园餐厅?
回答: 因为我认为两边的餐厅菜单一样,所以默认选择了最初去的那家,直到新同事带我去了另一边的餐厅,才发现那里环境更好。

问题 4: 为什么我一开始不知道餐厅有菜单?
回答: 因为我的合伙人第一次带我去时,我们直接在柜台点菜,所以我默认认为这里没有菜单,直到实习生要求看菜单,才发现有五页纸的菜单。

问题 5: 初始设定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回答: 初始设定可能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接受一些默认的习惯或观念,即使它们并不正确或最优,直到有外部力量打破它,我们才会意识到并改变。

问题 6: 如何调整生活中的初始设定?
回答: 我们需要保持觉知,经常与自己对话,有意识地检查和修改那些默认的设定,从而优化我们的生活和选择。

问题 7: 文章中提到的“人生调参”是什么意思?
回答: “人生调参”是指像调整产品设置一样,主动检查和调整我们生活中的默认设定,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问题 8: 初始设定可以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回答: 初始设定可能决定我们的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如果我们不主动调整,可能会一直沿着默认的轨道生活,错过更好的可能性。

问题 9: 文章中提到哪些具体的初始设定被调整的例子?
回答: 例子包括从默认在面朝马路的餐厅吃饭改为去花园餐厅,从默认直接点菜改为查看菜单,以及从默认封闭自己到学会表达需求和感受。

问题 10: 为什么调整初始设定是一种可以训练和进化的能力?
回答: 因为通过不断觉知和调整,我们可以逐渐学会识别和优化生活中的默认设定,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和追求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