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碎片化输出搭建素材库,进而做到 40 万粉丝

素材库搭建 内容输出 自媒体增长 AI 应用 个人品牌 知识管理
小林通过碎片化输出和搭建素材库,成功积累了40万粉丝。他首先在公众号上建立了分类菜单,边自学编程边输出内容,并将每篇文章超链接到相应菜单中,逐步沉淀了上千篇优质内容。随后,他将这些内容扩展到知乎、视频平台等,通过同样的方法论,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小林强调,素材库不仅是个人的知识管理工具,也可以成为对外展示的名片。他通过分类整理、迭代更新,不断优化内容体系,最终实现了粉丝的快速增长。此外,他还将这一方法论应用到AI知识管理领域,成功打造了新的个人IP。小林的经验表明,持续输出、分类整理和跨平台推广是打造个人品牌和积累粉丝的关键。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大家好,我是小林。

本来这篇文章昨天就该发出来了,特么的我用知识星球自带的编译器写到了 3000 字,不小心点击了退出。

导致啥也没了,心塞的很,所以昨天很抗拒写。

今天在江阴游学,逛了徐霞客他老人家的故居,我想 500 年前他老人家也一定走过非常多的重复路,为什么我就不行呢,所以 8 点回来,一口气写了 4 个小时,终于出来啦。

开头先跟着小林改变一下思维惯性:

没有任何人规定素材库只能给自己看,素材库可以是你对外的名片。

小林有素材库吗,是什么?

有,我的素材库很直接:公众号。

我习惯谋定而后动,所以在 2018 年就养成了习惯:提前建立好公众号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

比如编程领域的一级菜单:C语言、C++、C#。

二级菜单在一级的基础上:基础知识、demo 练习、进阶知识、项目实操。

搭建好菜单栏后,我开始边自学编程,边输出内容到公众号,每输出一篇,我会将其设置为超链接同步到二级菜单中。

随着时间的积累,每个二级菜单基本上都能有上百篇文章。

但因为我是自学,因为水平太菜,因为用户不断反馈。

所以完成第一轮内容体系后,我归零重新开始第二轮内容迭代。

就这样,一轮、二轮、三轮……

沉淀了上千篇优质内容,还分门别类做了个极其优质的公众号。

因为有汇总超链的习惯,我想找一篇文章也非常容易。

以上这个动作是我作为自学编程者的切身体会,我发现初学者都有这个困惑,故此迭代。

当内容输出到位了,你还在自媒体平台上输出,裂变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做到 10000 订阅,第二年直接 5 万,第三年直接 10 万。

增长遇到瓶颈,陷入掉粉比涨粉还多,怎么办?

通过搭建内容素材库,在其他平台时间,我玩了知乎,同样的方法论,60 天做到了 2.6 万读者。

这套方法论只适合文字么?

并非如此,视频平台一样适合。

也正是因为我沉淀了大量的优质文章,我将其转化成视频很容易,无非就是录屏拿一篇文章出来讲解。

同样的迭代方法,累计剪辑了上千条原创视频。

视频号爆了、抖音爆了、小红书爆了……进而反馈公众号,又涨了几十万粉丝。

上述是我的亲身经历,AI 知识管理是否可以复用?

完全可以,因为我今年又起了个人 IP 的公众号,有 AI 写作、AI 编程、AI 入门。

通过这套方法论做到了 2.2 万订阅。

上述如果有点不好理解,我拿星球举个案例:

我在星球回答了 180 个问题,其中有关于写作、自媒体、个人 IP 的。

基本上就这三类,我将这 180 个问题,提炼总结,分门别类,出了几个专栏,数据都不错。

因为能提出问题,都是痛点中的痛点。

如果这个案例还不好理解,我再举个:

2022 年正式用微信读书阅读,每读完一半本书,我会在微信读书写书评,读了 80 本书,积累了 2000 条笔记,80 多书评。

微信读者别动多了几百个关注,甚至有个书评火到今天到有人点赞。

上述所有动作,几乎都是碎片化输出,但因为我有搭建素材库的视角,有刻意沉淀内容,分类内容的习惯。

就这样,6 年不间断的日更,沉淀了大量的素材库:编程、读书、写作、自媒体。

在互联网上沉淀了这么多优质内容,凭什么不涨粉?

做 IP 你得有内容,既然输出内容了,既要有系列化的意识,分门别类的搭建你得知识库,比如:

一级菜单:AI 工具类,对应二级菜单:AI 视频工具、AI 语音工具、AI 办公工具、AI 音乐工具……

一级菜单:AI 技能类,对应二级菜单:AI 提示词、AI 工作流、AI 编程……

一级菜单:AI 认知类,对应二级菜单:大模型测评……

能抽离的菜单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演示了,方法论我都写出来了,希望你能去实践。

有启发左下角告诉我呀,点我即可直接跳转小册专栏合集。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如何通过碎片化输出搭建素材库?
回答: 通过持续输出内容并将其分类整理,例如在公众号中设置一级和二级菜单,将每篇文章设置为超链接并同步到相应菜单中,逐步积累和迭代内容。

问题 2: 素材库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素材库不仅是对外展示的名片,还能帮助快速查找内容,提升内容输出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多平台分发提供基础。

问题 3: 如何应对自媒体增长瓶颈?
回答: 通过搭建内容素材库,将优质内容分发到其他平台(如知乎、视频平台),利用同样的方法论实现跨平台增长。

问题 4: 这套方法论是否只适用于文字内容?
回答: 不是,这套方法论同样适用于视频内容。将优质文章转化为视频,通过录屏讲解的方式,可以在视频平台上实现爆发式增长。

问题 5: AI 知识管理是否可以复用这套方法论?
回答: 完全可以。通过搭建 AI 相关的素材库(如 AI 工具类、AI 技能类、AI 认知类),并分门别类地输出内容,可以实现快速涨粉和 IP 打造。

问题 6: 如何将碎片化输出系统化?
回答: 通过搭建素材库的视角,刻意沉淀和分类内容,例如将读书笔记、书评、问答等内容提炼总结,形成专栏或专题,实现系统化管理。

问题 7: 持续输出的关键是什么?
回答: 关键在于养成习惯,坚持日更,并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内容体系,确保输出的内容具有高质量和系列化。

问题 8: 如何通过素材库实现多平台联动?
回答: 将素材库中的优质内容分发到不同平台(如公众号、知乎、视频号、抖音等),通过跨平台联动实现粉丝增长和内容传播。

问题 9: 素材库的搭建需要哪些步骤?
回答: 首先确定一级和二级菜单的分类,然后持续输出内容并将其同步到相应菜单中,最后通过迭代和优化不断完善素材库。

问题 10: 如何评估素材库的效果?
回答: 通过粉丝增长、内容传播效果(如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以及跨平台联动带来的反馈,评估素材库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