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人如何被塑造?

个人成长 内在逻辑 行为模式 生活哲学
李一诺在播客中探讨了人如何被塑造的三个层次:**Being**(内在逻辑)、**Doing**(行为)和**Having**(拥有)。她指出,许多人误将顺序颠倒,从拥有出发定义行为,进而影响自我认知,而真正的改变应从内在逻辑开始。此外,她提出了对待事情的四个层次: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事情为我发生、事情自然发生、事情通过我发生。这些层次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事件,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和外界的关系。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奴隶社会、一土教育的创始人李一诺,既是一位职场和创业精英,又能做到脱离世俗彰显通透,把出世和入世地融合,修炼地明明白白。最近听了一诺的一期播客《从思想到行动,人是如何被塑造的》,吸收到了很棒的观点,记录一下:

人是如何被塑造的?有三个层次:

  • Being
  • Doing
  • Having

首先是being,即你是谁,你的内在底层逻辑是怎样的。这个being会影响着你的doing,即行为,做什么事,怎么做事,而doing最后会影响having,因为你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行动,才拥有了什么。

但现实中,很多人的顺序是反过来的。因为现在手上有什么,才让自己去做什么,doing被框定在having之下,又因为这样的having和doing,才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被表象的拥有和行为定义着,看不到真正的路径。

想要去改变外在的拥有,不是去从已拥有着手,而是从看清自己的内在逻辑着手。

人如何对待眼前的事情?有四个层次:

  • Things happen to me
  • Things happen for me
  • Things happen
  • Things happen through me

Things happen to me,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它有好有坏,有如意有不愿意,有跌宕起伏。

Things happen for me,事情是为我发生,因我发生,是有缘由的。

Things happen,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来了又走,没啥关系。

Things happen through me,事实在我身上穿过,可以留下些什么。

生活和工作中有事情不期而遇时,想一想,你会以哪种形式解读它?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人的塑造过程包括哪三个层次?
回答: 人的塑造过程包括三个层次:Being(你是谁,内在底层逻辑)、Doing(行为,做什么事,怎么做事)和Having(拥有什么,因行动而获得的结果)。

问题 2: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的塑造顺序是反过来的?
回答: 现实中很多人从Having(拥有什么)出发,决定Doing(做什么),再定义Being(是谁),导致被表象的拥有和行为所定义,忽视了内在逻辑的真正作用。

问题 3: 如何改变外在的拥有?
回答: 改变外在的拥有需要从看清自己的内在逻辑(Being)着手,而不是从已拥有的东西出发。

问题 4: 人对待眼前的事情有哪四个层次?
回答: 四个层次分别是:Things happen to me(事情发生在我身上)、Things happen for me(事情是为我发生)、Things happen(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Things happen through me(事情在我身上穿过并留下影响)。

问题 5: 如何理解“Things happen through me”这一层次?
回答: “Things happen through me”意味着事情通过我发生,并在过程中留下一些影响或意义,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或经历。

问题 6: 为什么内在逻辑(Being)对塑造人如此重要?
回答: 内在逻辑(Being)决定了行为(Doing),而行为又决定了结果(Having),因此它是塑造人的核心起点。

问题 7: 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解读不期而遇的事情?
回答: 可以尝试从四个层次(Things happen to me/for me/through me/happen)中思考,选择更积极或更有意义的解读方式。

问题 8: 如何避免被表象的拥有和行为定义自己?
回答: 需要从内在逻辑(Being)出发,明确自己是谁,而不是被外在的拥有(Having)和行为(Doing)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