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并不需要必须参与AI创业,保持长期关注更适合普通人

AI创业分析 AI项目失败 AI周边机会 AI发展前景 AI工具使用
文章讨论了AI创业的现状与未来,指出当前AI创业热潮中,大多数项目面临融资困难和市场验证周期短的问题,预计未来三个月将出现大量AI项目失败。作者认为,普通人并不需要急于参与AI创业,而是应保持长期关注,利用AI带来的红利。对于有能力的个人,建议参与现有AI项目或挖掘周边小生意机会,而非直接创业。作者强调,AI是未来的关键变量,但创业需谨慎,尤其是缺乏互联网创业经验的人。保持对AI的关注和学习,有助于提升个人竞争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一、背景

1、专栏起源是我需要自己研究AI创业/生意机会,然后督促自己每日看AI项目、写总结,所以开设专栏给自己研究压力。

随着关注专栏的群友越来越多,然后越来越多群友给我说:完全看我专栏启发,然后做的AI业务。

当然能给到大家启发很高兴,但这种情况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很有压力,导致我后期写专栏、任何内容都很谨慎;

2、另外随着我开AI项目越来越多,逐步有切身的实践经验,一般有总结就随手发到星球。我越来越偏向于就着自己实践到的一手经验写总结,这就导致泛泛关注AI的群友看不懂。所以我尽量凑着更长时间段的实践总结更慎重的发到专栏,尽量给更多群友提供参考价值;

3、现在回看过去4个月是非常狂热的全民关注、讨论AI,大家逐步意识到AI是未来几年最关键的变量,最大的赛道,一定要尽快参与进去,然后很多人开始AI创业。

过去大家都很激动,现在可能冷却下来,我们可以客观的讨论下:可能绝大多数人不适合创业或者有更轻量级的实践机会;

二、未来三个月肯定是AI项目批量死亡的时间

1、从2月份开始算起,实际组队做AI项目、成熟公司开设AI业务的数量非常多,我前面写过入局AI创业的选手分析,都是实际和各个投身AI创业群友交流后的总结。

按照时间算起,2月份至今已经4个月,大家可以数一下国内AI赛道听到的融资信息,少得可怜。除了类似套壳GPT直接收会员费等生意模式,绝大多数创业团队是打磨产品、市场推广阶段,但是绝大多数没有拿到融资。

算下现金流,创业者其实很难再坚持三个月,平均项目市场验证周期5个月,成功或者失败一般可以看出来,由此我推测未来三个月肯定是AI项目批量死亡的阶段;

2、另外国外AI项目启动时间普遍比国内早,我已经看到多个国外AI项目关停,算下时间市场验证周期也就是在5个月以内。

团队韧性、现金流支撑,一般团队都非常难支撑超过5个月。

所以我们大概率在未来三个月内会看到AI创业寒流、反省等相关内容,我开玩笑说:

三个月左右,预定一类会爆火的内容主题:1、AI创业者自述:AI项目失败后复盘;2、AI泡沫投资要谨慎,xx创业亏五百万;3、AI明星项目之死;总归大家要赔点钱,给AI创业热潮泼泼冷水的。谁要是项目失败、赔的钱多有代表性,我给你找媒体唠一唠。。希望我们都用不到。。。

三、普通人长期关注AI就好

1、AI周边生意我是非常鼓励大家测试的,投入成本相对很低,但是创业我是不鼓励的,尤其是之前没有互联网创业经验直接投身AI创业,成功率非常低;

2、群友们之所以关注AI多数是想分享AI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对吧。有能力的群友最好还是找到好的AI项目更早的参与进去而不是自己挑头创业,其次如果参与不进去可以挖掘些AI发展带来的周边小生意机会(这个非常多,我也经常分享),再次是保持对AI的长期关注,让我们更熟悉AI、更好的利用AI,然后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

3、大家一窝蜂的投身AI创业没有必要,严肃讲现在形势并不明朗,看似AI能做很多东西,但是做出来的东西是否能赚钱或者阶段性目标是否能拿到投资,这点是非常困难的。

VC这个群体是在实实在在为AI赛道用钱进行投票,我们能清晰看到VC对AI的关注度越来越高,“AI是最大的未来”已经成为多数机构的共识,但是我们很少看到VC出手(相比庞大的创业项目来讲)。

大家没有想清楚AI创业项目除了非常清晰的算力层、大模型等外,应用层哪些是非常清晰的(当然部分想清楚了,比如垂直行业如心理咨询,比如to B的AI服务等),总体上出手很谨慎。

4、另外从AI周边生意机会来讲,套壳gpt等验证过的模式一片红海,如我之前总结多数是流量维度竞争,不是产品、技术维度竞争。

相对蓝海的就是我之前说过的AI咨询等针对B端、老板端的服务、流量逻辑。

不要太上头,创业还是要非常谨慎些。

四、AI是未来

1、我说多数人不要AI创业不是否定AI,我坚定认为AI是最大的未来,更大些讲:我认为所有人都要关注AI,但绝大多数人其实没必要创业;

2、多数人了解AI发展程度、AI工具等层面信息即可,让自己能更超前的看到未来、熟悉未来,这非常有利于保持我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3、可能你现在被AI信息轰炸的有些疲惫,无论是否已经反感,一定要保持对AI的关注、保持开放心态学习AI,这比我们十年前熟悉手机更加重要,同时尽量影响自己周边人关注AI。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为什么现在不鼓励普通人直接投身AI创业?
回答: 因为AI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尤其是没有互联网创业经验的人。当前市场形势不明朗,许多创业项目难以盈利或获得投资,未来三个月内可能会有一大批AI项目失败。

问题 2: 普通人如何参与AI发展并分享红利?
回答: 普通人可以通过参与已有的AI项目、挖掘AI周边小生意机会,或者长期关注AI发展,熟悉AI工具,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问题 3: 未来三个月AI创业领域可能会发生什么?
回答: 未来三个月可能会看到大量AI项目失败,创业者将面临现金流压力,市场验证周期结束后,许多项目将无法继续支撑。

问题 4: 为什么VC对AI创业项目出手谨慎?
回答: 尽管VC普遍认为AI是未来最大的赛道,但除了算力层和大模型等清晰领域外,应用层的商业模式尚未明确,因此投资决策较为谨慎。

问题 5: AI周边生意有哪些机会?
回答: AI周边生意机会包括套壳GPT等已验证的模式,以及针对B端和老板端的AI咨询服务,这些领域相对蓝海,竞争压力较小。

问题 6: 为什么保持对AI的长期关注很重要?
回答: 长期关注AI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地熟悉未来技术,提升个人竞争力,就像十年前熟悉手机一样重要。

问题 7: AI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答: 主要原因是市场验证周期长,现金流难以支撑,以及商业模式不清晰,导致许多项目无法获得融资或盈利。

问题 8: 如何避免被AI信息轰炸带来的疲惫感?
回答: 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学习AI相关知识,同时筛选有价值的信息,避免被过度信息干扰。

问题 9: AI创业热潮中哪些领域相对清晰?
回答: 算力层、大模型以及垂直行业如心理咨询和to B的AI服务等领域相对清晰,是当前投资和创业的热点。

问题 10: 为什么说AI是未来最大的赛道?
回答: AI被认为是未来几年最关键的变量,几乎所有行业都将受到AI技术的影响,因此它被视为最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