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做号,首先从整理自己的知识库开始

小红书运营 内容创作 视觉设计 知识分享 社交媒体策略
小红书是一个注重实用主义和视觉效果的平台,成功做号的关键在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美观的图片。首先,整理自己在某些领域比普通人更强的知识,如糖尿病、烹饪、护肤等,并记录关键词。接着,通过搜索这些关键词,分析高热内容的特征、用户互动和可改进的主题,确定深耕的领域。然后,撰写100字的个人简介,确保前6条内容能构建清晰的人设和吸引力。最后,每周发布2-3篇笔记,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作者因个人内容与大众社区不匹配,暂时未做号,但鼓励朋友尝试女性游戏推荐领域,期待其成功。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八九月一直在撺掇女朋友去做小红书号,她磨磨唧唧的不高兴走出微博舒适区。我一怒之下,就把原本写给她的,做小红书号的建议发出来。

首先,小红书是一个 “实用主义” 的 “视觉系” 的平台。这里边有三层意思:

  1. 你的笔记中,含有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点
  2. 图片是有美感的,并且竖图比横图抢占更多的注意力
  3. 重要的信息需要高效率地获取,比如直接用图片配字来表达,即便不 P 图,也可以在相片上加标签注释重要信息

如果只是单纯刷美感,无论是人美还是图片美,那都得 “绝美” 才行,否则在高颜值社区,很快就泯然众人矣。所以还是走实用路线更容易做号。

具体怎么做呢?先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拥有 “比普通人更强得多” 的知识。比如女朋友在糖尿病,烹饪,销售,护肤等方面;我在产品,旅行攻略等方面;都比普通人更强得多。

然后针对每一个方面,穷举脑子里的高光信息点,把关键词记录下来。

重点来了——接下来在小红书搜每一个关键词,在搜索结果中观察:

  • 高热内容有什么特征?
  • 用户互动集中在哪些方面?
  • 有哪些主题,我能比高热内容写得更好?

这么折腾一番,大概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深耕哪些知识领域。围绕着这些领域,精心写 100 字的个人简介,并且确保 “个人简介+前 6 条内容” 可以构建清晰的人设与吸引力。

最后落地执行这个计划,每周发布 2-3 篇笔记,回收反馈,复盘改进。

这时你可能要问我了,你叭叭地说得这么利索,你自己咋不去做号呢?

我的产品输出,最起码也要跟 P7+ 去沟通吧,和 P8+ 沟通则更舒服一些。而大众社区能接受 P6 的内容已经很艰难了。至于旅行攻略,以目前一个月旅行一次的节奏,更新太慢,号做不起来。如果明年开始执行 “每个月去一个陌生城市生活” 的计划,我再去小红书做号吧。

话说到这里,想起上个月和朋友见面,撺掇她去小红书做 “女性游戏推荐” 的号。她是这方面的顶尖专家,小红书上的相关内容流量也很好,不知道她的进展如何。祝她好运。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小红书平台的特点是什么?
回答: 小红书是一个“实用主义”的“视觉系”平台,强调笔记中包含对他人有帮助的信息,图片需有美感且竖图更吸引注意力,重要信息需高效获取。

问题 2: 在小红书上做号,为什么实用路线比单纯刷美感更容易成功?
回答: 因为小红书是高颜值社区,单纯的美感内容需要“绝美”才能脱颖而出,而实用路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容易吸引用户。

问题 3: 如何确定自己适合在小红书上深耕的知识领域?
回答: 首先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拥有比普通人更强的知识,然后针对这些领域穷举高光信息点,搜索关键词并观察高热内容的特征、用户互动和可改进的主题。

问题 4: 如何在小红书上构建清晰的人设与吸引力?
回答: 精心撰写100字的个人简介,并确保“个人简介+前6条内容”能够清晰地展示你的专业领域和独特价值。

问题 5: 做小红书号时,发布笔记的频率应该是多少?
回答: 建议每周发布2-3篇笔记,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复盘和改进。

问题 6: 为什么作者自己没有去做小红书号?
回答: 作者的产品输出更适合与P7+或P8+沟通,而大众社区对P6内容的接受度有限;旅行攻略更新频率低,无法持续吸引用户。

问题 7: 作者对朋友在小红书上做“女性游戏推荐”号的建议是什么?
回答: 作者认为朋友是女性游戏推荐领域的顶尖专家,小红书上的相关内容流量也很好,鼓励她去尝试并祝她好运。

问题 8: 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时,图片处理有什么建议?
回答: 图片需要有美感,竖图比横图更吸引注意力,重要信息可以通过图片配字或加标签注释来高效传达,即使不P图也能提升信息获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