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篇】普通人提升赚钱认知的10个底层思维模型

赚钱思维 职业发展 时间管理 认知提升 副业探索 杠杆效应 精力优化
文章探讨了普通人提升赚钱认知的10个底层思维模型。首先,个人成长曲线分为主业和副业,副业象征着兴趣与天赋,可能未被充分挖掘。其次,通过“主副员老”四象限和“EBSI”四象限,明确了赚钱的框架与身份组合,企业家和投资家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主要目标。有效利用时间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合理管理时间能提高效率。职业成长曲线分为探索期、确定期和维持期,薪资天花板受行业、岗位等因素影响。认知边界将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类,行动力决定财富积累。金钱只是工具,目标比金钱更重要。合理利用杠杆,如影响力、教育、资本等,能加速财富积累。精力管理涉及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的协调,全情投入才能发挥最佳表现。最后,副业应作为发展的补充,探索副业的模式包括兴趣、理性与创造性思维、脑力与体力组合等。这些模型为普通人提供了提升赚钱认知的实用框架。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1.双成长曲线

赚钱≠副业赚钱。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条成长曲线,一条曲线是我们的主要职业,另外一条曲线就是大多数人描述的“副业”。

关于个人成长曲线介绍的内容很多,不是本文描述重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黄有璨的《非线性成长》。PS:该图的表述是建立基于商业认知的第二曲线,对应个人职业发展的第二曲线即副业同理。

图片转自黄有璨《非线性成长》

两条曲线可以高度拟合,也可以独立生长,甚至不具备第二曲线。但是请注意,第二曲线象征着兴趣、天赋、能力,它始终存在,可能未被挖掘,可能尚未被激发,但它一直存在。

2.“主副员老”四象限

从大的逻辑来说,我们讨论的问题就是四象限:主业、副业;员工、老板,如下图所示;

我们通过四象限图明确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赚钱框架,即两种身份与两种事业的随机组合。这里请再次注意,圈越大,代表消耗的个人精力越多;

PS:同时作为员工、老板两种身份存在的人其实也有一部分群体,但代表性不够强在此不做举例;

## 3.“EBSI”四象限

全世界的人赚钱都离不开这4大象限:

  • E = EMPLOYEE 一般上班族
  • S = SELF EMPLOYED 自雇人士
  • B = BUSINESS OWNER 企业家
  • I = INVESTOR 投资家

【B】与【I】是最多人向往的终极目标,因为能够更容易做到时间自由及财务自由。

这两个象限的人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这两个条件:

第一 :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

第二 : 知道怎样运作这些资金 需要有知识及分配资金的能力

所以比起企业的风险,普通人更会选择通过“投资” 这条路来达到自由。因为98%的企业,需要的资金往往比投资更多。

## 6.有效利用时间

大多数赚到钱的人或者所谓成功人士,共同的特征是“有效地利用时间”。

比如,他们都会使用日历或时间管理工具来安排时间,并且给待办的事项安排先后顺序。提高时间效率的第一步就是“改变居住的场所”。

比如,在自己家里创建一个能够工作的环境,或者居住在工作地点附近,这样就能减少浪费在通勤上的时间。

此外,减少包括通勤时间在内的“无用功时间”也很重要。比如,有一天要外出办事,那就把所有的会议都安排在这一天,让每一个会议都在规定的短时间内结束。

因为这一天要出席许多个会议,所以当一个会议进行30分钟之后,就要立即结束赶往下一个会议的场地。只要制定了规则,就要遵守规则。

## 4.职业成长曲线

做员工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纯工资收入(现金+股票)。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从相关性和影响程度来看,行业>公司>岗位>老板>个人能力。

从大多数人的情况来看,15-25岁为探索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外部反馈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5-45岁为确定期,基于已经基本建立的认知能力及职业方向努力上升,到45岁逐渐确定自己的职业路线甚至职业终点。其中25-30岁为修正期,31-44岁为安定期。

45-65岁为维持期,如果能够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状态,无论是发展还是停滞基本都依托于前期积累的能力、专业、资产的势能,很难再靠主观努力改变现状。65岁以后,就不讨论了。

请注意,任何职业都有薪资天花板,假如你一直处在一个职业天花板很低的岗位,你再怎么拼命工作,也挣不到你想要的薪资。甚至天花板较高的岗位,受环境与竞争因素影响,依然存在薪资天花板。

## 5.认知边界

这世界上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是先知先觉的人,他们一旦获知了某种信息,就会很快把这个信息变成行动。**这自然就会得到与以往不同的结果,改变自己的人生。经过大量的统计学调查发现,这类人不足人类总体的10%。也就是说这10%的人可以被称为“社会的先知”,他们能够抓住很多转瞬即逝的机会,大概率上来说,他们会是先富起来的那拨人。

第二类人大约占人类总体的30%,他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完全相信和彻底想通才会去做。**如果他们没想通,就永远不会迈出第一步。所以,限制他们的并不是能力,也不是机会,而是大脑中的某些想法。这30%的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观念,获得人生的财富,或者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第三类人就是剩下的60%的人,他们不管怎么被教育都不会采取行动。这样的人因缺乏自律,会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命运。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个群体,如果没有人去强制他,他就会随波逐流或者在原地打转,所谓的“圈层固化”就是这么来的。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知道,大概有10%的人通过信息便可以脱贫致富;30%的人需要一次次地说服自己,把事情完全想通了之后才会开始行动;剩下的60%的人需要外力的干预才能致富。如此,脱贫致富大致会经过如下三个途径:

获得信息,改变观念,自律与行动。

## 7.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目标

金钱只是数字,只不过是消除烦恼的工具。

金钱只是“单纯的数字”,而非“有用的东西”。“有钱人”会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而花钱,却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奢欲而花钱。

我认为那些拼命赚钱只是为了享受奢侈人生的人,并不会成为有钱人。所以不要总是想着“让金钱变得更多”,应该想着“让数字变得更多”,这样更有效果。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目标。富人只会把金钱当成数字,将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最大关注点。

## 8.学会合理利用杠杆

美国石油大王保罗·盖蒂说:“我宁愿赚100个人的1%,而不去赚自己的100%。”

可见,真正的财富创造由于有一个称为“杠杆”的概念的介入,避开了“时间换金钱”的陷阱。创造真正财富的唯一方式是“杠杆”——你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因此,要想获取更多的财富,你必须懂得巧妙借助杠杆的力量,借别人的时间和智慧为己所用,从而让财富中的滑轮效应成为现实。

可供利用的杠杆形式:

**1.影响力:**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杠杆,你可以在互联网上输出你的观点,分享你的专业知识,不管是大到衣食住行,小到工作岗位,这些领域都可以成为你的建立和扩大影响力的目标。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你,愿意认真听你的话时,你就获得了影响力,而你一旦获得影响力,那么,不管你做点什么事情,都容易得多了。

**2.教育:**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杠杆形式。如果以一生为单位进行衡量,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与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相比,收入差距超过了数百万美元。一个却没有多少财务知识的人的财务状况,往往会比那些接受过财务教育的人差很多。

**3.资本:**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花10块钱,能帮我挣100块钱,那么我应该想办法让这10块钱能变多大就变多大,以此获得更多倍的收益。在财富获取过程中,有的人通过出卖劳动力挣钱,有的人通过信息差挣钱,也有的人利用资本杠杆挣钱,其中,资本杠杆是最快速的让财富翻倍的一种手段之一。当然,在资本杠杆中,它是不分方向的,你的收益可以最大化,但也有可能会是损失最大化。

**4.社会关系:**商业关系和个人关系也可以成为你的杠杆。这种杠杆运用得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5.时间:**巴菲特曾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时间杠杆的作用。

我们该怎样利用好时间这一杠杆呢?

第一,找到和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并且在能力圈范围内找到可以让你实现复利的一件事情,把目标放在这件事情上。第二,坚持做下去,时间就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比如,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找对方向,并一直坚持下去,你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图片来源于混沌大学

9.学会精力管理

人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精力系统,全情投入也并非只有一种维度。流过我们身体的精力同时需要体能上、情感上、思维上以及意志上的动力,每一种动力都很重要,而每一种都无法构成完整的精力,同时又对其他三种有着深刻影响。

为了发挥出最佳表现,我们必须有技巧地管理这些互联互通的精力维度。若从中抽掉任何一面,就不能完全调动我们的才华和技能,好似发动机的一个气缸熄火就会噼啪作响。

精力贯穿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能精力有高有低,情感精力有正有负。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精力源,若没有优质的燃料,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下图描述了体能由低到高、情绪从负面到正面的变化。精力越是消极、情绪越低落,表现就越糟糕;反之,精力越积极、情绪越高涨,表现也会越高效。全情投入和最佳表现只可能存在于“高-正面”的象限。

想想每一次由于你因为沮丧而向别人大喊大叫,或是工作粗枝大叶,或是对手头工作精神不集中。通过管理精力,你很快就会从低落、鲁莽和草率中走出来。我们有责任管理时间和金钱,也同样有责任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的精力。

## 10.尝试探索副业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副业是用来图发展,主业才是用来图生存的。副业是用来图发展,主业才是用来图生存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搞反了。

如果你认为你的主业未来很有发展又能赚钱,但是当下不赚钱,那么建议你抛弃一切副业思想专注于主业的修炼。

如果主业一般,那么就当一个养家糊口的事情干着,要利用业余时间找到更有发展的副业来干,这才是你未来的生存发展之本。

五种探索副业的模式:

**铁饭碗+兴趣:**这种适合工作很稳定,兴趣爱好广泛,从兴趣中提炼副业,并且业余时间比较多的人。

**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我理解是开括与工作相关的副业,相互之间有互补关系。1、比如我是一名运营人员,可以自己运营公众号,写软文,赚广告费。 2、比如我是一名技术人员,我又喜欢写技术总结,看书,我也可以运营公众号写文章,写书评。常年坚持下来说不定根据自己历史总结还能出书呢。

**脑力组合+体力组合:**对于脑力主业工作者,发展体力副业也不错的,脑力体力相互切换保证身心健康平衡。

**写作+教学+咨询组合:**通过写作可以很好的总结、归纳自己的实际能力,通过写作输出加深自己的印象。同时在能力加强的情况下 通过教学不断的帮助他人,再次输出自己的知识沉淀。通过咨询的帮助他人 第三次输出。我只能说能力强的人,都是不断练习的,而不断练习是有方法论的。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什么是双成长曲线?
回答: 双成长曲线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两条成长路径:一条是主要职业,另一条是副业。副业象征着兴趣、天赋和能力,可能尚未被挖掘或激发,但它始终存在。

问题 2: “主副员老”四象限是什么?
回答: “主副员老”四象限将赚钱框架分为主业、副业、员工和老板四种身份的组合。圈的大小代表消耗的个人精力多少,帮助明确赚钱的路径。

问题 3: “EBSI”四象限如何划分?
回答: “EBSI”四象限将赚钱方式分为四类:E(上班族)、S(自雇人士)、B(企业家)、I(投资家)。B和I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因为它们更容易实现时间自由和财务自由。

问题 4: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回答: 有效利用时间的关键是使用日历或时间管理工具,减少“无用功时间”,如通勤时间。可以通过改变居住环境或集中安排会议来提高效率。

问题 5: 职业成长曲线分为哪些阶段?
回答: 职业成长曲线分为探索期(15-25岁)、确定期(25-45岁,包括修正期和安定期)和维持期(45-65岁)。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最终职业发展受前期积累的影响。

问题 6: 认知边界如何影响财富积累?
回答: 认知边界将人分为三类:先知先觉者(10%)、需要转变观念者(30%)和随波逐流者(60%)。不同类别的人通过获得信息、改变观念和自律行动来实现财富积累。

问题 7: 为什么目标比金钱更重要?
回答: 金钱只是数字,而目标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核心。富人将金钱视为工具,专注于实现目标,而不是追求奢侈享受。

问题 8: 如何合理利用杠杆?
回答: 合理利用杠杆包括影响力、教育、资本、社会关系和时间。通过借助他人的时间、智慧和资源,可以更高效地创造财富。

问题 9: 精力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回答: 精力管理涉及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维度。通过有效管理这些精力源,可以提高表现和效率,避免因精力不足导致的低效行为。

问题 10: 如何探索副业?
回答: 探索副业的五种模式包括:铁饭碗+兴趣、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脑力组合+体力组合、写作+教学+咨询组合。副业应作为发展的途径,而主业则用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