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篇】关于表达的一切:35个高效表达模型,让你比别人更会说话

表达技巧 沟通模型 演讲框架 自我提升 职场沟通 高效表达
本文介绍了35个高效表达模型,涵盖了从自我介绍到复杂问题分析的多场景应用。每个模型都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适用场景,帮助用户在不同情境下更有效地表达和沟通。例如,自我介绍框架通过标签、目的和价值三要素简洁呈现个人形象;黄金圈法则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深入阐述产品或项目;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维度分析宏观环境;Kano模型则用于评估产品需求的优先级。此外,STAR模型和SMART原则分别用于面试回答和目标制定,而福格行为模型则解释了行为改变的动机、能力和触发因素。其他模型如SWOT分析、5W1H方法、三明治谈话法等,分别适用于战略规划、信息梳理和批评激励等场景。这些模型为个人和团队提供了系统化的表达工具,助力提升沟通效率和影响力。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 1、自我介绍框架

1.1 适用场景

  • 临场做自我介绍

1.2 框架内容:

(1)用不超过3个标签介绍自己。 (2)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3)我能带来什么价值?

  • 2、黄金圈法则

2.1 适用场景

  • 介绍一个产品;
  • 介绍一个项目。

2.2 框架内容:

(1)WHY? (2)WHAT? (3)HOW?

  • 3、PEST模型

3.1 适用场景

  • 制定政策、大的发展战略时

3.2 框架内容:

(1)P: 政治、法律环境; (2)E:经济环境; (3)S:社会文化环境; (4)T:技术环境

  • 4、Kano模型

4.1 适用场景

  • 讨论如何提升和改善服务、产品等;
  • 讨论某个功能是否需要被修改。

4.2 框架内容:

(1)基本型需求。 (2)期望型需求。 (3)兴奋型需求。 (4)无差异型需求。 (5)反向型需求。

  • 5、STAR模型

5.1 适用场景

  • 回答面试官关于具体工作案例的问题。

5.2 框架内容:

(1)situation情景 (2)task任务 (3)action行动 (4)result结果

  • 6、SMART原则模型

6.1 适用场景

  • 制定团队工作目标;
  • 面试者面试时回答HR工作项目成果问题。

6.2 框架内容:

(1)specific 具体的 (2)measurable 可衡量的 (3)attainable 可达到的 (4)relevant 相关性 (5)time-bound 明确截止日期

  • 7、福格行为模型

7.1 适用场景

  • 申请项目;
  • 说服他人,改变行为;
  • 用于解释产品是否受到用户喜欢。

7.2 框架内容:

(1)动机 (2)能力 (3)触发

  • 8、IPO模型

8.1 适用场景

  • 处理问题;
  • 写作;
  • HR岗位评估。

8.2 框架内容:

(1)input 输入; (2)process 信息处理; (3)output 输出。

  • 9、云雨伞模型

9.1 适用场景

  • 基于当前现状推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9.2 框架内容:

(1)云(当前现状); (2)雨(预测未来); (3)伞(行动干预)。

  • 10、SWOT模型

10.1 适用场景

  • 企业战略分析;
  • 个人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分析。
  • 市场调查;
  • 竞品分析。

10.2 框架内容:

(1)strength竞争优势 (2)weakness竞争劣势 (3)opportunity机会 (4)threats威胁

  • 11、行动分析模型/“知、愿、能”模型

11.1 适用场景

  • 评价某人行为(比如新员工);洞察他人(朋友、同事、亲人、朋友)行为背后的原因,加深对他人的理解,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法。

11.2 框架内容:

(1)知——认知——是否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是否清楚要做什么以及相应的要求。

  • 如何让他知道需要做什么?
  • 可提供给他哪些资料和信息?

(2)愿——动机——知道做什么以后是否愿意去做?

  • 是否有意愿、动机去做事情?
  • 这件事情对他的好处是什么?
  • 他愿意做的事情有什么特征?

(3)能——能力——即使愿意去做是否有能力做好?

  • 能力、技能、时间、精力、权限等是否足够?
  • 如果不够,可提供哪些帮助?
  • 除他之外,还有谁有能力做好?
  • 12、3C原则

12.1 适用场景

  • 教师课堂管理方法。

12.2 框架内容:

(1)clarity: 预定目标明确; (2)commitment: 明确的承诺; (3)consequence: 相应的奖惩。

  • 13、5W1H方法

13.1 适用场景

  • 阐述一件事(演讲、汇报);
  • 了解一件事(采访、搜索信息);
  • 规定一件事(比如设定岗位内容,给他人交代工作)。
  • 拓展思路、探索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多方向、不断提问,打破思维定势。

13.2 框架内容:

(1)who 谁

  • 这件事可以交给谁做?
  • 利益相关方有哪些人?
  • 还有谁可以参与进来?
  • 这件事是为谁做的?

(2)why 为什么?

  • 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 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3)what 做什么?

  •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想要的方案用来做什么?

(4)where 在哪里做?

  • 涉及到哪些地点?
  • 需要什么渠道?
  • 应用场景在哪里?

(5)when 什么时候做?

  • 过程中有哪些时间节点?
  • 是否需要确定事项优先级?
  • 频次
  • 耗时

(6)how怎么做?

  • 已知的可使用方式有哪些?
  • 哪些方式效果更好?
  • 14、三明治谈话法

14.1 适用场景

  • 批评、激励他人

14.2 框架内容:

(1)鼓励表扬; (2)中间批评; (3)最后鼓励。

  • 15、故事5要素

15.1 适用场景

  • 介绍推荐购买某产品;
  • 说服别人接受某个观点。

15.2 框架内容:

(1)冲突(渴望+障碍); (2)行为; (3)结局; (4)情感; (5)展示。

  • 16、波特五力模型

16.1 适用场景

  •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16.2 框架内容:

(1)供应商意价能力; (2)购买方意价能力; (3)新进入威胁者; (4)替代品威胁; (5)同行业竞争。

  • 17、PDCA

17.1 适用场景

  • 产品的上市、方案的确定、某个项目的开展、自我管理、工作日常、月度计划、习惯养成、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可以作为陈述工作或开展行动计划的框架。)

17.2 框架内容:

(1)plan:计划; (2)do:执行; (3)check:检查; (4)action:处理。

  • 18、祝辞

18.1 适用场景

  • 获奖感言、聚会、毕业发言。

18.2 框架内容:

(1)感谢; (2)回顾; (3)愿景。

  • 19、30秒电梯法则

19.1 适用场景

  • 需要在很短(30S)的时间内说服对方接受方案。

19.2 框架内容:

(1)what:观点是什么? (2)why: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3)uniqueness:你的观点有什么独到之处?

  • 20、RIDE说服法

20.1 适用场景

  • 说服对方已经基本同意和决定了的事,常用于劝对方下决定、签字等。类似于缔结、假设成交法。

20.2 框架内容:

(1)风险 risk (2)利益 interest (3)差异 differences (4)影响 effect

  • 21、SCQA模型

21.1 适用场景

  • 用于汇报、临场发言时,优先点明主题,吸引听众注意力,作为开场白

21.2 框架内容:

(1)situation 背景:简单交代事情发生背景; (2)complication 冲突:期间遇到的冲突、障碍,及事情的复杂性; (3)question 问题:当时遇到的问题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answer 答案:最终的答案、结果

21.3 四种要素的讲述顺序,在不同场合使用方式不同

(1)标准式(SCA):背景-冲突-答案 (2)开门见山式(ASC):答案-背景-冲突 (3)突出忧虑式(CSA):冲突-背景-答案 (4)突出信心式(QSCA):问题-背景-冲突-答案

  • 22、GROW模型

22.1 适用场景

  • 帮助他人(朋友、下属、孩子)理解清楚现状,解决某些干扰、找到做事目标。

22.2 框架内容:

(1)goal setting目标设定:

  • 短期内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 长期视角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2)reality check澄清现状:期间遇到的冲突、障碍,及事情的复杂性;

  • 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
  • 做过哪些尝试?
  • 尝试后的结果怎么样?

(3)options 方案选择:当时遇到的问题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你要怎么做?
  • 还有哪些备选方案?
  • 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4)way forward 解决方案:最终的答案、结果

  • 哪个方案可行或较优?
  • 方案不可行是否调整目标?
  • 要如何开展行动、执行?
  • 23、KPT模型

23.1 适用场景

  • 总结个人做事方法、反思成长日记

23.2 框架内容:

(1)keep:今天做的项目、实行的措施:其中效果比较好的继续保持; (2)problem: 遇到了哪些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try: 如何避免再次遇到问题?考虑优化,可做哪些常识、学习?

  • 24、FFC赞美法

Feeling∶ 感受

Fact∶事实

Compare对比举例∶

你今天这身打扮真好看!(感受)

红颜色的衣服很衬你的肤色,裤子上的腰带也很加分。(事实)

比我会穿衣服多了(对比)

适用场景∶赞美他人

  • 25、非暴力沟通:感受、需求、请求

老公,你这周工作日五天,每天晚上都是凌晨2、3点才睡觉。(观察)

我感觉很不开心。(感受)

因为我想你拥有健康的身体,另外你上班也会比较有精气神。(需求)所以从下周开始,你能不能每天12点前睡觉呢。(请求)

适用场景:

夫妻相处/亲子沟通/同事交流等大多数场景

  • 26、事实+对比说明

举例∶

亚亚,这个月你有3次会议,都没有来参加,我记得之前,我们是说好会议都会到场的。(事实)

我跟你谈这个事,不是想追究责任,而是想商量下,我们两个部门怎么能更好推进这个项目。(对比说明)

可能你有些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能帮助我们推进事情,我想先听听你的想法,可以吗(问题)

适用场景∶化解可预见的冲突

  • 27、OPA法则

Objective∶目标

从对方利益出发,说明这件事要达成什么目的

Plan∶ 计划

打算跟对方谈哪几方面内容

Agreement∶ 认同

获得对方的认同,如果对方有异议,则重新确定洽谈内容

举例∶

林总,之前我们跟您聊过中秋活动的计划,记得当时您比较关注活动创意这方面,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讨论这个问题,看如何能帮助您把这次活动办得更好!(目标)

根据您的需求,这次我准备了三个议题。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重点是……,时间大概半小时。(计划)

您觉得这样可以吗?是否有其他想要讨论的内容呢?(认同)

使用场景:约定洽谈

  • 28、ACT三部曲

Accept your child’s wishes or feelings(先同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被接纳)

Communicate the rule(沟通规则,讲述客观事实,解释正确的行为)

Target a positive choice(给予其他肯定句选择,表明可以做的事情)

举例∶

我知道你喜欢在沙发上跳,你觉得沙发很有弹性,可以跳很高对不对(A)

可是沙发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跳的,要是一不小心跌倒很容易受伤哦! (C)

我们可以把垫枕放在地上跳好不好(T)

适用场景:

亲子沟通

  • 29、问题-原因-对策

问题 -原因-对策

举例∶

老板,5月份奶茶店营业额下降了20%。(问题)

我们也分析了原因,主要有2点∶1、附近开了两家奶茶店,人流量相对4月份减少了很多;2、顾客的客单价整体偏低。(原因)

为此,我们也制定了两个对策∶1、研究竞争对手,制定更吸引力的策略;2、开展满减、满赠等活动提升客单价。(对策)

适用场景∶

工作汇报、开会发言

  • 30、钩子表达框架

钩子表达框架:时间钩、关联钩、天枰钩、调焦钩

  • ①时间钩: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线来叙事,如,昨天、今天、明天;
  • ②关联钩:按照事物的共同属性关联起来叙事,如,你、我、他;
  • ③天平钩:先描述两个极端,再表述中性观点,如,太过、不及、刚好;
  • ④调焦钩:按照远近、大小关系来叙事,如,个人、公司、行业。
  • 31、发表感言框架

五、即兴演讲,发表感言框架:感谢-回顾-愿景

  • ①感谢:用感谢的话来开场;
  • ②回顾:中间回顾过往;
  • ③愿景:收场用祝贺、表决心、祝福等。
  • 32、发表评价框架

表扬-不足-目标

  • ①表扬:先肯定所取得的成绩;
  • ②不足:提出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 ③目标:提出新的愿景。
  • 33、即兴发言框架

问题-原因-对策

  • ①问题:提出问题;
  • ②原因:分析原因;
  • ③对策:提出你的方法。
  • 34、FAB框架

FAB框架:属性+作用+利益

  • ①属性:所具备的属性,比如,产品的某项功能;
  • ②作用:说出这个属性的作用;
  • ③利益:给客户带来的利益和价值。
  • 35、PREP模型

P (Point) :表达观点 R (Reason) :解释原因 E (Example) : 列举例子 P (Point+) : 升华观点

用模型来进行拆解:

01 表达观点 — 是的,会演讲会说话是一个人最高级的魅力。

02 解释原因 — 会演讲的好处很多,如果我们学会了演讲表达,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逻辑,与人沟通时让他人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刻意练习霸占舞台,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魅力,从而改变自己。

03 列举例子 — 在没有学习演讲前,在公司开会进行工作汇报都不会,也不敢,被领导批评。自从学习了演讲,语言逻辑性提高了,进行工作汇报分享,还得到了领导的赞赏。

04 升华观点—表达能力强的人,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和人脉。所以他们一开口,就赢了。学好说话是这个时代最易走的捷径。所以,请珍惜身边每一个能让我们锻炼表达的机会吧,相信时间的力量,你会成长很多。

以上就是PREP模型呢,它是一个万能模型,只要设立一个主题,我们去进行拆解。

(图稿更新中)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如何在临场自我介绍时快速吸引他人注意?
回答: 使用自我介绍框架,用不超过3个标签介绍自己,说明为什么来到这里,以及你能带来的价值。

问题 2: 如何有效地介绍一个产品或项目?
回答: 运用黄金圈法则,从“为什么”(WHY)开始,接着说明“是什么”(WHAT),最后解释“怎么做”(HOW)。

问题 3: 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哪些因素需要考虑?
回答: 使用PEST模型,分析政治、法律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以及技术环境(T)。

问题 4: 如何评估产品或服务的改进需求?
回答: 采用Kano模型,分析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和反向型需求。

问题 5: 在面试中如何清晰地回答工作案例问题?
回答: 使用STAR模型,描述情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和结果(Result)。

问题 6: 如何制定明确且可执行的工作目标?
回答: 遵循SMART原则,确保目标是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和有明确截止日期(Time-bound)。

问题 7: 如何说服他人改变行为或接受某个观点?
回答: 运用福格行为模型,从动机、能力和触发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

问题 8: 在总结工作时,如何反思并优化自己的方法?
回答: 使用KPT模型,总结哪些做法值得保持(Keep),遇到的问题(Problem),以及未来可以尝试的改进措施(Try)。

问题 9: 如何在短时间内说服他人接受你的方案?
回答: 采用30秒电梯法则,简明扼要地说明你的观点(What)、为什么有这个想法(Why),以及它的独到之处(Uniqueness)。

问题 10: 如何有效地进行非暴力沟通?
回答: 使用非暴力沟通模型,先描述观察到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需求,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