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书评:《人生十二法则2》by 龙虾博士•乔丹•彼得森(上)

书评 书籍推荐 阅读心得 人生法则 乔丹•彼得森
《人生十二法则2》中文版于2022年6月上市,作者乔丹·彼得森在书中分享了他在第一本书出版后的经历,包括成名后的争议、心理压力及药物成瘾的困境。他通过多种治疗方式逐渐恢复,并在家庭遭遇重大健康危机时,探讨了苦难对人生的意义。书中强调了从他人故事中汲取智慧的重要性,提醒读者面对无常与坚韧。作者认为,无论顺境逆境,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尤其适合那些在人生中遭遇挑战的人。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人生十二法则2》中文版是2022年6月份上市的,我是到12月份,搭讪湛庐团队的时候,才在他们发给我的长长的书单里面,第一次看到它。

我不看京东、当当、豆瓣和微信读书的排行榜,所以最近在流行什么书,不得而知,好书出版了,也有可能会错过。

可见,现在一本书要能够被我们遇到,有多么不容易。今年被我深度阅读过的书,都是它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

不过,暂时错过好书,也不要紧,因为好书总归会和我们相遇。万折必东嘛,用真心,就可以相遇。

我想赶在2022年结束之前写完这个书评。所以最近几天,从忙碌的日程表中挤出时间,看了差不多60%的内容,这个抽样阅读的深度,对得起我的溢美之词了。

其实我第一天晚上10点半看完前言和第一个法则,就想动手写书评了。因为就这30分钟的阅读,已经给了我很多深刻的感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大段地引用原文,分享在我的微信群、朋友圈和即刻账号上(注①),我会放在文末,供你参考。我后面又读了更多的内容,进一步确定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不管你是顺境还是在逆境之中,都值得一读。

前言里,龙虾教授记录了他在第一本书出版之后的经历。

书籍和TED演讲大获成功,使他成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名人。他在书中分享的价值观,对于欧美主流社会来说,并不那么zz正确,比如他竟然胆敢让家长们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惹人厌。他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和攻击,为此,他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陷入了过度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深坑。他在爆红之前就长年服用抗抑郁?药物,出名以后加剧了这个问题。除了龙虾教授,我最近看到一个名人滥用药物的案例是《老友记》里钱德勒的扮演者,他最近刚出版了自传,分享他这几十年跟药物成瘾作斗争的经过。

为了戒断药物,他在北美、俄罗斯、东欧某国家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治疗,其中包括让他丧失意识长达数月的激进疗法。幸运的是,这些治疗并非看起来那么不靠谱,我们能够看到这本书,说明治疗是有效的,他恢复了工作和生活。

在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的妻子查出了癌症晚期,最后幸运地康复(现在说这句话可能为时过早),他的女儿也做了一次大手术。

当这些的事情都发生在同一个家庭中,光是想象他们经历了什么,都足以让我透不过气来。 所以这本书最后一个法则,作者试着从亲身经历出发,告诉你,为什么苦难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不可避免,而且是有意义的。

人类最神奇的地方,是可以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不可避免会经历生老病死,有时候命运会在我们做好准备之前,就把我们推向风口浪尖,此时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也不能找人要说法:为什么是我?

从龙虾教授的故事里面,我看到的是生命的无常,以及坚韧。

这也会发生,以及,这也会过去。

这篇书评,先写到这里。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人生十二法则2》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回答: 《人生十二法则2》中文版于2022年6月份上市。

问题 2: 为什么作者认为现在一本书被我们遇到很不容易?
回答: 因为作者不看京东、当当、豆瓣和微信读书的排行榜,所以很难知道最近流行什么书,可能会错过一些好书。

问题 3: 作者对《人生十二法则2》的评价如何?
回答: 作者认为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值得一读。

问题 4: 龙虾教授在第一本书出版后经历了什么?
回答: 龙虾教授在书籍和TED演讲大获成功后,成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名人,并因分享的价值观受到批评和攻击,导致他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药物滥用问题。

问题 5: 龙虾教授是如何戒断药物的?
回答: 他在北美、俄罗斯、东欧某国家接受了各种治疗,包括让他丧失意识长达数月的激进疗法,最终成功戒断药物并恢复了工作和生活。

问题 6: 龙虾教授的家庭在他治疗期间经历了什么?
回答: 他的妻子查出了癌症晚期,最后幸运地康复,他的女儿也做了一次大手术。

问题 7: 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法则主要讲述了什么?
回答: 最后一个法则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出发,解释了为什么苦难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不可避免且有意义。

问题 8: 作者从龙虾教授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回答: 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坚韧,认为人类可以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问题 9: 作者在阅读《人生十二法则2》时做了什么?
回答: 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大段引用原文,并分享在微信群、朋友圈和即刻账号上。

问题 10: 作者对这本书的阅读深度如何?
回答: 作者在忙碌的日程表中挤出时间,阅读了大约60%的内容,认为这个抽样阅读的深度对得起他的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