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中厂的恐惧,以及恐惧是怎样摧毁理智

大厂竞争 支付市场 短视频竞争 本地生活 市场策略 用户价值 增长停滞 心理影响
大厂和中厂在互联网竞争中的恐惧感驱动了它们的行动,但这种恐惧往往导致决策偏离正轨。支付宝因微信支付的快速启动和用户习惯感到威胁,快手在抖音的冲击下发起春节战役但效果不佳,美团则因抖音本地生活的竞争而采取低价策略和内容反击,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中厂如taptap在恐惧中盲目追求增长,投入资源于无效动作,最终导致用户下滑。恐惧摧毁了理智,企业往往先定增长目标,再寻找市场信号,结果陷入画饼充饥的困境。互联网企业迷恋增长的原因包括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压力、高质量需求的推动以及增长带来的心理惯性。然而,只有市场信号才能指引正确方向,企业应在用户生态中嗅探信号,追求用户价值,挖深护城河,而非盲目追求增长。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小厂天然应该恐惧,这没什么好说的。但现金流健康的大厂也会恐惧,也会在恐惧驱动下去行动。

印象比较深的三个例子,一是支付宝的恐惧。

记得大约是 2016 年前后,小道消息说,支付宝 VS 微信支付,感到相当恐惧。理由是微信几乎常驻内存,打开速度极快,而打开支付宝往往是冷启动。对于低配手机来说,付款的启动速度会让支付宝处于极为不利的地步。

因为我没有低配手机,并不确定这个理由是否成立,以及手机的更新换代是否能缓解这个风险。但年初发微博谈到支付渠道时,上百条评论里,用微信支付最重要的理由是:

  • 微信零钱提款要收手续费,不想给手续费所以用微信支付
  • 微信红包让微信零钱里总是有现金,想要花掉这笔钱,久而久之习惯了微信支付

有意思的是,评论里对微信支付一片骂声,就跟骂微信一样花样百出。一边骂,一边用。

二是快手的恐惧。

抖音快速赶超快手后,按照行业报道,2018 年快手发起了一场春节战役,以全公司之力投入,把日活一鼓作气冲到了一亿。

同样按照行业报道,这次快速增长的留存并不乐观,整体未达到公司预期,以至于事后诚恳的总结是 “锻炼了协同作战的能力。”

三是美团的恐惧。

抖音本地生活对美团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财报显示,2022 年全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由 2021 年的 188 亿元增长 56.8%,至 2022 年的 295 亿元。

2023 年,经营利润继续上升至 387 亿元。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抖音并没有大量抢走美团的市场,抖音和美团联手做大了市场份额,但因为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美团面临失去定价权的风险。

面对风险,美团的动作一是用同样的低价策略反击,二是丰富视频内容,包括要求点评内容逆袭抖音。其中低价策略在任何时候都是杀手锏,然而点评各种内容逆袭的结果一塌糊涂,我对美团主站的视频业务也摸不着头脑。张川如果反击有功,也不会被一把撸掉大部分权力。

互联网的残酷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更大的鱼吃掉大鱼。

以上三家大厂,微信支付死死地按住支付宝打,抖音死死地按住快手打,美团非常恐惧被抖音抄了老家。从结果来看,这种恐惧感是真实和合理的。甚至于字节对于飞书的过度期待,未尝不是过度依赖视频业务的恐惧感作祟。

但我看见的是,恐惧并不能指引方向,恐惧带来的高度紧张感,反而会让思考和动作偏离正确的轨道。

能够指引正确方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市场信号。垂直市场与用户生态给出了怎样的信号,决定下一步往哪边走,怎么走。

如果在恐惧的支配下,把增长目标放在市场信号前面,一群人为了实现增长目标,满世界找市场信号,那么再聪明的头脑和再多的热情,也会在 “拿着锤子找钉子” 的过程中,思考与动作严重变形。

支付宝的各种昏招,我们耳熟能详;快手春节战役并未达到预期;美团的内容电商之路走得坑坑洼洼;飞书今年裁员一千人。

而我更熟悉的是中厂 taptap。

2021 年,taptap 喊出 “日活(接近)翻倍” 的口号,当年仅增长 30%,2022 年继续要求日活(接近)翻倍。我其实没搞清楚这到底是出于对大鱼吃中鱼的恐惧,还是纯粹的脑子发热。

但决定 taptap 增长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是独家手游,至少也是市场上有大量的好手游可供商店下载。

接下来 tap 的几个大动作是:

  1. 计划把 tap 游戏全部放入沙盒,用户下载游戏后,只能在 tap 打开,游戏不放在桌面
  2. 在基本没有 PUGC 的前提下搞创作者中心,推动手游社区小红书化,量产没人成功过的手游种草视频
  3. 在完全没有任何市场信号和清晰逻辑的前提下,tap(效仿 tiktok)烧钱冲击美国市场
  4. 既然热门手游直播饱和,那就用冷门手游来启动手游直播业务(这一条被我阻止了)

当时来看,这几个动作完全没有市场信号。

事后来看,全部仆街。

2023 年财报,tap MAU 下滑至 3581 万,同比下滑 14%。

这个结果说明 tap 的恐惧是正确的吗?

当然不是。在我看来,下滑是因为 tap 把大部分资源投入了无效的增长动作。

事实上,如果游戏供给这个刚性条件无法满足,“抓内容” 就是正确的方向,因为 tap 排名第二的竞争力是游戏评价社区,所以内容显然是可以提升商店价值的。

但抓内容,不是没头没脑地,在没有任何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去做手游小红书与手游抖音,赌性十足地把主要资源投入大概率失败的大冒险。

后来在我待的其他公司,同样的事情多次重复发生。恐惧摧毁了理智——先定增长目标,再找市场信号,结果一定是狭路相逢画饼者胜。画饼者未必有好下场,但我也不觉得老板们就长了记性,他们要不躺平,要不期待下一个更靠谱的画饼者的出现。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互联网这么迷恋增长?即便已经有健康的现金流,也习惯性地对增长停滞感到恐惧?

第一个原因是,大鱼的确会吃小鱼。

  • 一方面是规模效应带来能力溢出,服务泛化,比如抖音本地生活对美团的挤压
  • 一方面是规模效应附带的用户黏性增长,带来高频打低频,比如小红书对马蜂窝的挤压
  • 一方面是大厂用银弹直接狙击对手,比如免费模式对收费产品的挤压,补贴对原价的挤压;

这时,如果防守方没有很深的护城河,则会被进攻方击败。

第二个原因是,在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高质量需求推动公司向前走。

一旦增长停滞,意味着高质量需求的消失,原有的在增长通道下形成的业务组织形态,一夜间崩塌。讲得难听点,曾经的精英团队一夜间成了没头苍蝇。没有业绩,没有成长,没有上升通道,无法划分任务优先级。

哪怕是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也只能证明自己抓住了高质量的市场机遇,一旦机遇消失,目前还没有人证明自己可以找到方向感,可以在下行期重构业务组织形态。只有增长,尤其是高增长,才能指出清晰的前进方向。

一旦增长停滞,沙滩上没人穿着泳裤。

第三个原因最容易理解,增长是一种心理惯性。习惯了增长带来强烈的正反馈的老板们,就跟吸毒一样,戒不了毒。过去数年的高增长也抬高了他们的正反馈阈值,要不坐火箭上去,要不睡地板躺平。

但我经常说说,只有市场信号才能指引正确的方向,结果几乎不受个人意志与雄厚资金的影响。除了在用户生态中嗅探市场信号,在市场信号指引下追求用户价值,在用户价值的累积下挖深护城河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为什么大厂如支付宝、快手和美团也会感到恐惧?
回答: 大厂虽然现金流健康,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对手的快速崛起和市场份额的潜在流失,恐惧感是真实且合理的。例如,支付宝担心微信支付的便捷性,快手担心抖音的赶超,美团则担心抖音本地生活的竞争。

问题 2: 恐惧对大厂的决策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回答: 恐惧导致大厂在高度紧张中做出偏离正确轨道的决策。例如,支付宝采取了不明智的策略,快手的春节战役未达预期,美团的内容电商之路也走得坎坷。

问题 3: 什么是市场信号,为什么它比恐惧更能指引方向?
回答: 市场信号是垂直市场和用户生态给出的反馈,它反映了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相比恐惧,市场信号能更准确地指引企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避免盲目追求增长目标。

问题 4: Taptap 的增长策略为何失败?
回答: Taptap 的增长策略失败是因为在没有市场信号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日活翻倍,将资源投入无效的增长动作,如手游社区小红书化和烧钱冲击美国市场,导致 MAU 下滑。

问题 5: 互联网企业为何如此迷恋增长?
回答: 互联网企业迷恋增长的原因包括:大鱼吃小鱼的规模效应、高质量需求推动公司前进、以及增长带来的心理惯性。增长停滞会导致业务组织形态崩塌和正反馈消失。

问题 6: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回答: 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嗅探市场信号,追求用户价值,并在用户价值的累积下挖深护城河。只有市场信号才能指引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盲目追求增长目标。

问题 7: 恐惧如何摧毁企业的理智?
回答: 恐惧让企业在高度紧张中先定增长目标,再找市场信号,导致思考和动作严重变形。这种“拿着锤子找钉子”的方式往往导致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

问题 8: 为什么大厂在恐惧中仍然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
回答: 大厂在恐惧中难以找到正确方向,因为恐惧驱使他们偏离市场信号,盲目追求增长目标。即使有雄厚的资金和聪明的头脑,缺乏市场信号的指引也会导致失败。

问题 9: 互联网企业如何应对增长停滞的挑战?
回答: 应对增长停滞的挑战需要企业重新审视市场信号,调整业务组织形态,并专注于用户价值的累积。只有通过市场信号的指引,才能在下行期找到新的方向。

问题 10: 为什么增长停滞会让互联网企业陷入困境?
回答: 增长停滞意味着高质量需求的消失,原有的业务组织形态崩塌,精英团队失去方向感。没有业绩和成长,企业难以划分任务优先级,最终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