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篇:如何成功开启付费公开课

知识付费 程序员 副业 公开课 技术课程 职业发展
文章探讨了程序员如何成功开启付费公开课,尤其针对不擅长技术写作或营销的群体。作者通过自身经验,分享了从筹划到实施的步骤,包括吸引学员、设置课程内容、邀请嘉宾等关键环节。文章强调,知识付费产品应避免完全免费,需通过优质资料和嘉宾背书吸引用户,同时注重与市场的差异化,提供实际经验而非单纯知识分享。作者建议,即使初期不成功,尝试公开课也能带来宝贵的交流和反馈,帮助个人提升营销能力和产品设计经验。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程序员,其实大多不擅长技术写作,更不擅长营销自己。目前虽然技术行业很卷,有很多平台可以卖自己的付费内容,比如某客,里面的内容属于入门 + 进阶的偏多,但一般咖位都是比较大的,而某金号称前端娱乐圈,作者和查看的同学更是偏入门 + 进阶,作者以技术网红类居多。

那么,如果你不擅长写作,不擅长或不喜欢深入研究某技术点,同时在认知度上不属于大咖,也没有混成网红,该怎么开启自己的付费公开课,收获自己的第一批粉丝呢?

本文,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分享给大家,作为当你如果觉得,如果你也和我是一样的类型,或者能从我的认知和实操中学到一点知识,会是个不错的体验,能少走一些弯路。

先说成果

从开始筹划到征集公开课嘉宾,学员,经过一系列的学员内招和自流量,共吸引到付费学员 31 人,人均 36 元,总记 1000+ 。本来的主要目的也是试水,没有更大范围的去推广。

后期会按照主题课的方式,扩大客单价到100-199元,每期50人,每期一个月这样,目标GMV 5000-10000,预计课时 5-10 h,形式文章为大纲,视频为讲解文章。目前在周期规划,前期主要要准备大纲,嘉宾,课程亮点,推广,试点等基本运营动作。

公开课的系列以春招为大背景,为大家找工作提供了以下的大主题:

  1. 刷题题库,简历模板,面试技巧分享。具体包括最近2年各个培训机构以及大厂出来的 10 套以上题库,简历模板3份,简历填写指南 3000 字以上,筛选公司指南,谈薪技巧,财务角度审查公司稳定性等。
  2. 专题分享,不同于网文和八股文,我们着重分享的是真实的干货,干货指的是已经被落地的实践总结,可进行深度讨论交流的。主题包括:微前端中的权限设计,代码规范,程序员的职业路径,如何出版技术书籍,低代码中的 iframe 处理,nodejs 心路历程,大厂面试复盘分享,移动端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

先刷新关于知识付费的一些认知

用户天然是喜欢白嫖的

这个是不区分领域的,没有人不喜欢,尤其是看到很多都在领一个资料的时候。

所以,如果要开展一个付费产品,也要有不错的噱头和基本资料,冲着这份免费额资料,冲着这份资料就能拿回一部分本金,你的资料才会有别人想进来的冲动。

我的资料主要包括了:

  1. 笔试题,平时你需要联系多个培训机构,转发才能索要到的10+
  2. 简历模板,这里的简历模板不是泛泛的,而是提供了基于初级,中级,高级给到了不同的模板,并标明重点
  3. 面试的真实复盘心得,真实描述面试中的问题,自己的答法,1-3篇

一定咖位的嘉宾

嘉宾是必然要有的,并且最好是大厂出来的,搞自媒体的朋友多少都知道,同样的内容,大佬说出来更有说服力,不是因为他们讲的更好,而仅仅是因为大家觉得,大佬这样讲的时候才是真的实践过的,这一点在职场新人或者在校生那里屡试不爽。

所以,基本我在朋友圈征集了滴滴,创业公司前端负责人,bat的资深架构师,还有几位优质的学员,其中一位学员已经有技术书籍出版。

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就算外部自然流量学员进不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嘉宾邀请机制,让每个嘉宾在自己影响力内邀请5-10人,作为回馈,可以给到邀请学员更低的报名费用。

和市场的差异化

前端的市面课程,一直都有,并且很卷,但入门的偏多,所以如果想要自己开路,必然要想清楚别的课程的主要特点。他们可能包括了训练营,几千到几万;包括了视频录播课,基本是不到几百;也包括了最近程序员很喜欢的技术专栏,差不多是几十。

这些里面,训练营的客单价是非常高的,但也经常被称为割韭菜的,而且存在一个现实,就是基本训练营的内容很基础,b站上都能找到盗版的完整的内容。

另外一个是我个人学习下来的真实感受,视频适合你去了解一些内容,但不适合真的用来学习,或者巩固自己的过程,真的要保证自己具备某个能力,要自己上手,自己输出,从这个方面来说,专栏类的一定更适合。

开局卖课

不做免费产品(引流产品除外)

如果决定了要好好做知识付费产品,那么一定要保证,不做免费产品。但如果付费,可能就劝退一半人了。可以这么操作:

  1. 拿出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足够讲一晚上即可,当做钩子,看大家是否感兴趣,感兴趣就报名,不感兴趣,没关系,这样的群体也不是我们的意向群体。(当然,这里也可能一直没有人感兴趣,这样就需要调整我们的内容了)
  2. 通过资料引流,入群就可以免费领资料,留住这部分人在私域,他们是否报名不重要,可以先留着。然后私下,做一些一对一调研。
  3. 邀请一些嘉宾做一些主题的预先的宣讲,看大家对这些主题是否有提问,讨论的兴趣。

但无论是上面3种的哪种,都不要把自己的产品变为完全免费的,一旦是免费的,就会变成大家根本不珍惜,得不到优质的学员,也无法得到好的课程评价,到最后,我们的知识资产会无线的接近0 ,下次就更难把产品做起来。

触达学员

无论是市场上哪个产品,都有个极大的问题,无法触达学员,这里不是指他们没有留群,没有联系方式,而是指每个付费产品下的学员都有几十甚至几百,他们的嘉宾都是很兼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可以用来答疑,一般的课程时间都用来灌输知识点,而不是讲解。

所以我的产品的主要特点是,触达学员,和学员说清楚一个知识点,而不是着急赶进度,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拓展再拓展,可以提问再提问,时间不够,可以上课时间延长再延长。

提供经验分享,而非知识

经验是针对实际发生的问题,或者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之后,产生的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沉淀。

技术类的付费内容大多是在讲知识,而非经验,知识的特点是,只要你学习过,体系过,能从搜索引擎里整理到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这个谁来讲,都差别不大。

但经验,就差的很多了,拿我自己的例子,就是我们 23 年在做一个 IM 的业务产品,我参考学习了几个资料,包括极客时间的通讯专栏,im 类目的网站以及公众号,做过钉钉产品的技术总监,目前在做网易云信产品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当具体问到一个消息体的设计方案的时候,我得到的是设计原则,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宽泛的描述。

但从实际工作来说, 上面那些是输入,而经验的形式一定是解决问题或者知识应用。比如上面做 IM 的场景,在端侧,如何保证 websocket 的连接,这是一个纯技术需求,产品的诉求,只有及时收发消息。

针对这个纯技术需求,挖掘出来,第一期肯定要保证的,消息的 ack 确认机制,ws 连接的心跳检测,网络条件发生变化时调整策略,最近间隔时间内有收发消息调整策略,特定系统权限级别的事件检测消息等。

这些更具体的需求是怎么保证的,从思路到代码,到代码写完之后又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要不要解决,这些是绝大多数课程没有的,也绝对不会细讲的。

小建议

作为市场上少数的,按照个人组织角度开启多嘉宾知识付费公开课形式的,运营到目前马上结束了。如果大家也有类似想开小课,哪怕只有一节课,我觉得就要大胆尝试,也许不会成功,但收获到了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讨论过程,远比我们搜索引擎拿到的要实际一些,并且交流效率非常高。

做好心理建设,可能不会那么成功,在个人 IP ,知识付费这种大背景下,会营销自己,让自己掌握如何做一款产品,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和别人交流,也是我们做类似副业的额外“ 收入”。

把自己真实的工作经验,成长心得,只要拿出来的那一刻,你也会收获到几个好友,这是对外营销自己的意外惊喜。自己也越来越承认一个事实,只有那些愿意把自己作为服务提供出去的人,才会混的更加的顺畅,虽然他们开始可能并没有你技术好。

以上有启发,左下角告诉我呀,点我跳转专栏目录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如何在没有大咖背景或网红身份的情况下开启付费公开课?
回答: 可以通过提供有价值的免费资料吸引潜在学员,邀请有影响力的嘉宾增加课程可信度,并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现有课程有差异化,从而吸引第一批付费学员。

问题 2: 公开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回答: 公开课以春招为背景,提供刷题题库、简历模板、面试技巧等实用内容,目标是帮助学员提升求职竞争力。课程形式包括文章大纲和视频讲解,客单价计划逐步提高。

问题 3: 为什么用户更喜欢免费内容?如何应对?
回答: 用户天然倾向于免费内容,因此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免费资料(如笔试题、简历模板、面试复盘)作为钩子,吸引用户进入私域,再通过调研和宣讲引导他们付费。

问题 4: 嘉宾在公开课中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嘉宾(尤其是大厂背景的)能增加课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通过嘉宾的影响力邀请学员,并提供更低的报名费用,可以有效扩大课程的受众范围。

问题 5: 如何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现有课程有差异化?
回答: 专注于提供真实落地的实践经验和深度讨论,而非基础知识的重复。通过分享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经验,使课程更具实用性和独特性。

问题 6: 为什么不应该完全免费提供课程?
回答: 完全免费的课程容易被忽视,无法吸引优质学员,也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反馈。通过部分免费内容作为钩子,筛选出真正感兴趣的学员,确保课程质量和学员参与度。

问题 7: 如何更好地触达学员并提供优质服务?
回答: 确保与学员的互动和答疑时间,而不是单纯灌输知识点。通过延长课程时间、深入讨论和拓展提问,帮助学员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问题 8: 经验分享与知识传授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知识传授侧重于理论体系,而经验分享则是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经验分享更具实用价值,能帮助学员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问题 9: 开启付费公开课的心理建设是什么?
回答: 做好可能不会立即成功的准备,但通过尝试可以收获宝贵的反馈和讨论。同时,提升个人IP和营销能力也是副业的重要“收入”。

问题 10: 如何通过公开课建立个人影响力?
回答: 通过分享真实的工作经验和成长心得,吸引志同道合的学员,建立长期的联系。愿意提供服务的人更容易在技术社区中获得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