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其实大多不擅长技术写作,更不擅长营销自己。目前虽然技术行业很卷,有很多平台可以卖自己的付费内容,比如某客,里面的内容属于入门 + 进阶的偏多,但一般咖位都是比较大的,而某金号称前端娱乐圈,作者和查看的同学更是偏入门 + 进阶,作者以技术网红类居多。
那么,如果你不擅长写作,不擅长或不喜欢深入研究某技术点,同时在认知度上不属于大咖,也没有混成网红,该怎么开启自己的付费公开课,收获自己的第一批粉丝呢?
本文,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分享给大家,作为当你如果觉得,如果你也和我是一样的类型,或者能从我的认知和实操中学到一点知识,会是个不错的体验,能少走一些弯路。
先说成果
从开始筹划到征集公开课嘉宾,学员,经过一系列的学员内招和自流量,共吸引到付费学员 31 人,人均 36 元,总记 1000+ 。本来的主要目的也是试水,没有更大范围的去推广。
后期会按照主题课的方式,扩大客单价到100-199元,每期50人,每期一个月这样,目标GMV 5000-10000,预计课时 5-10 h,形式文章为大纲,视频为讲解文章。目前在周期规划,前期主要要准备大纲,嘉宾,课程亮点,推广,试点等基本运营动作。
公开课的系列以春招为大背景,为大家找工作提供了以下的大主题:
- 刷题题库,简历模板,面试技巧分享。具体包括最近2年各个培训机构以及大厂出来的 10 套以上题库,简历模板3份,简历填写指南 3000 字以上,筛选公司指南,谈薪技巧,财务角度审查公司稳定性等。
- 专题分享,不同于网文和八股文,我们着重分享的是真实的干货,干货指的是已经被落地的实践总结,可进行深度讨论交流的。主题包括:微前端中的权限设计,代码规范,程序员的职业路径,如何出版技术书籍,低代码中的 iframe 处理,nodejs 心路历程,大厂面试复盘分享,移动端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
先刷新关于知识付费的一些认知
用户天然是喜欢白嫖的
这个是不区分领域的,没有人不喜欢,尤其是看到很多都在领一个资料的时候。
所以,如果要开展一个付费产品,也要有不错的噱头和基本资料,冲着这份免费额资料,冲着这份资料就能拿回一部分本金,你的资料才会有别人想进来的冲动。
我的资料主要包括了:
- 笔试题,平时你需要联系多个培训机构,转发才能索要到的10+
- 简历模板,这里的简历模板不是泛泛的,而是提供了基于初级,中级,高级给到了不同的模板,并标明重点
- 面试的真实复盘心得,真实描述面试中的问题,自己的答法,1-3篇
一定咖位的嘉宾
嘉宾是必然要有的,并且最好是大厂出来的,搞自媒体的朋友多少都知道,同样的内容,大佬说出来更有说服力,不是因为他们讲的更好,而仅仅是因为大家觉得,大佬这样讲的时候才是真的实践过的,这一点在职场新人或者在校生那里屡试不爽。
所以,基本我在朋友圈征集了滴滴,创业公司前端负责人,bat的资深架构师,还有几位优质的学员,其中一位学员已经有技术书籍出版。
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就算外部自然流量学员进不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嘉宾邀请机制,让每个嘉宾在自己影响力内邀请5-10人,作为回馈,可以给到邀请学员更低的报名费用。
和市场的差异化
前端的市面课程,一直都有,并且很卷,但入门的偏多,所以如果想要自己开路,必然要想清楚别的课程的主要特点。他们可能包括了训练营,几千到几万;包括了视频录播课,基本是不到几百;也包括了最近程序员很喜欢的技术专栏,差不多是几十。
这些里面,训练营的客单价是非常高的,但也经常被称为割韭菜的,而且存在一个现实,就是基本训练营的内容很基础,b站上都能找到盗版的完整的内容。
另外一个是我个人学习下来的真实感受,视频适合你去了解一些内容,但不适合真的用来学习,或者巩固自己的过程,真的要保证自己具备某个能力,要自己上手,自己输出,从这个方面来说,专栏类的一定更适合。
开局卖课
不做免费产品(引流产品除外)
如果决定了要好好做知识付费产品,那么一定要保证,不做免费产品。但如果付费,可能就劝退一半人了。可以这么操作:
- 拿出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足够讲一晚上即可,当做钩子,看大家是否感兴趣,感兴趣就报名,不感兴趣,没关系,这样的群体也不是我们的意向群体。(当然,这里也可能一直没有人感兴趣,这样就需要调整我们的内容了)
- 通过资料引流,入群就可以免费领资料,留住这部分人在私域,他们是否报名不重要,可以先留着。然后私下,做一些一对一调研。
- 邀请一些嘉宾做一些主题的预先的宣讲,看大家对这些主题是否有提问,讨论的兴趣。
但无论是上面3种的哪种,都不要把自己的产品变为完全免费的,一旦是免费的,就会变成大家根本不珍惜,得不到优质的学员,也无法得到好的课程评价,到最后,我们的知识资产会无线的接近0 ,下次就更难把产品做起来。
触达学员
无论是市场上哪个产品,都有个极大的问题,无法触达学员,这里不是指他们没有留群,没有联系方式,而是指每个付费产品下的学员都有几十甚至几百,他们的嘉宾都是很兼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可以用来答疑,一般的课程时间都用来灌输知识点,而不是讲解。
所以我的产品的主要特点是,触达学员,和学员说清楚一个知识点,而不是着急赶进度,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拓展再拓展,可以提问再提问,时间不够,可以上课时间延长再延长。
提供经验分享,而非知识
经验是针对实际发生的问题,或者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之后,产生的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沉淀。
技术类的付费内容大多是在讲知识,而非经验,知识的特点是,只要你学习过,体系过,能从搜索引擎里整理到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这个谁来讲,都差别不大。
但经验,就差的很多了,拿我自己的例子,就是我们 23 年在做一个 IM 的业务产品,我参考学习了几个资料,包括极客时间的通讯专栏,im 类目的网站以及公众号,做过钉钉产品的技术总监,目前在做网易云信产品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当具体问到一个消息体的设计方案的时候,我得到的是设计原则,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宽泛的描述。
但从实际工作来说, 上面那些是输入,而经验的形式一定是解决问题或者知识应用。比如上面做 IM 的场景,在端侧,如何保证 websocket 的连接,这是一个纯技术需求,产品的诉求,只有及时收发消息。
针对这个纯技术需求,挖掘出来,第一期肯定要保证的,消息的 ack 确认机制,ws 连接的心跳检测,网络条件发生变化时调整策略,最近间隔时间内有收发消息调整策略,特定系统权限级别的事件检测消息等。
这些更具体的需求是怎么保证的,从思路到代码,到代码写完之后又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要不要解决,这些是绝大多数课程没有的,也绝对不会细讲的。
小建议
作为市场上少数的,按照个人组织角度开启多嘉宾知识付费公开课形式的,运营到目前马上结束了。如果大家也有类似想开小课,哪怕只有一节课,我觉得就要大胆尝试,也许不会成功,但收获到了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讨论过程,远比我们搜索引擎拿到的要实际一些,并且交流效率非常高。
做好心理建设,可能不会那么成功,在个人 IP ,知识付费这种大背景下,会营销自己,让自己掌握如何做一款产品,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和别人交流,也是我们做类似副业的额外“ 收入”。
把自己真实的工作经验,成长心得,只要拿出来的那一刻,你也会收获到几个好友,这是对外营销自己的意外惊喜。自己也越来越承认一个事实,只有那些愿意把自己作为服务提供出去的人,才会混的更加的顺畅,虽然他们开始可能并没有你技术好。
以上有启发,左下角告诉我呀,点我跳转专栏目录
🚀 副业新思路:如何成功开启付费公开课?
你是否也想通过知识付费开启副业,但觉得自己不是大咖、不擅长写作或营销?别担心!这篇文章为你揭秘如何从零开始,成功吸引付费学员,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付费产品!
🌟 核心亮点:
✅ 真实案例分享:从筹划到落地,吸引31名付费学员,人均36元,总收益1000+!
✅ 干货满满:提供刷题题库、简历模板、面试技巧等实用资源,助力春招!
✅ 嘉宾加持:邀请大厂资深架构师、技术书籍作者等嘉宾,提升课程含金量!
✅ 差异化策略:专注经验分享而非知识灌输,让学员真正学以致用!
💡 小建议:大胆尝试,哪怕只有一节课,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长和反馈!
👉 想了解更多?点击链接,开启你的知识付费之旅!
点我跳转专栏目录
#知识付费 #副业 #公开课 #程序员 #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