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篇:为什么当下离开互联网大厂

互联网职业 职业发展 职场选择 绩效评估 职业转型
作者反思了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现状,认为自己在当前领域已触及天花板,未来上升空间有限。首先,作者自认并非天赋异禀,且对深耕的“负向治理”领域缺乏兴趣,即使晋升到高层也难有动力。其次,作者不擅长“跟对人”,且对执行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快速执行的文化。此外,年轻员工的活力和高效让作者感到压力,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缺乏时间积累的壁垒。老板的评价让作者意识到自驱力、洞察力和判断力是其优势,但在大厂中这些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作者对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缺乏兴趣,质疑是否必须继续接受这些不感兴趣的任务,并开始思考是否有其他选择。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我摊牌了:这已经是我在当前领域的天花板了,后面走上去可太难了。

这次回前司,深刻感受到大家都很出色 + 业务很完善,能验证的都验证过了(说得难听点就是低垂果实没了),所以未来再往上走:

而我又看了看自己:

  • 第一,并非天资过人,北京考生都只能考个211,vs身边大量清北藤校。
  • 第二,我不太喜欢当时误打误撞而深耕的“负向治理”领域,天性不爱做约束而是期待繁荣发展,所以在这里继续深耕,即使成为p9也兴致不大。而转岗又可操作性很弱,所以作罢。
  • 第三,跟对人也是我不那么擅长的,因为谁都喜欢听话 + 快速执行款,但我作为一个对意义感极度追求 + 做事儿之前先问 800个为什么的人,执行有时很磨蹭,其实挺招人烦的。(在此谢过大格局给空间帮我回避短板不嫌弃我的老板们哈哈哈哈)
  • 第四,**小年轻们真的猛啊,**就像多年前的我,早上8:30-凌晨1:30超长待机活力满满谁懂啊!那时候我月薪也就一两万,产出的价值我甚至觉得不比现在少。。。当你工作5年,发现自己做的工作校招生学习个半年也能快速入门时,就。。还是挺不想搞的。手停口停。没有随着时间而积累的壁垒。

老板点出我的优劣,让我醍醐灌顶

我在互联网游戏中,很难拿到 3.75。但在其他领域,好像一直混的还行?一年一度绩效季,老板对我的评价让我醍醐灌顶:

聊的时候就想到企业家刘楠了。自驱力是非常好的品质,也是自由环境才能更大限度应用的。这评价点醒了我,洞察力+自驱力+判断力,不正是自己做事所必须要有的能力吗。前两点是明显长板,第三项在慢慢长出来。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有更多选择呢?(这里会在后文详细展开,我盘点的互联网退路大全,欢迎关注催更嘿嘿)

以及劣势,也正是我能做,但不感兴趣纯纯基于责任心在推动。这些,我一定要接纳吗?

  • 我对于各种“谁干都行”的工作缺少兴趣。
  • 对于换个视角换个包装重新立项不感兴趣。
  • 对于只是作为传话筒/穿堂风,不能有啥贡献的事情,不感兴趣。
  • 对于为了遵从sop和标准化而不得不有的各种繁复流程,不感兴趣。
  • 对于为了锁死收益不得不紧盯数据,甚至不去思考是否有动作变形,不感兴趣。
  • 而在公司,拿钱办事儿,遵守游戏规则,天经地义。但这是我唯一的选择吗?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为什么觉得在当前领域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回答: 因为业务已经非常完善,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完,未来再往上走的难度很大,且自身并非天资过人,继续深耕的兴趣也不大。

问题 2: 对“负向治理”领域的态度是什么?
回答: 不太喜欢这个领域,天性更倾向于繁荣发展而非约束,即使成为高级别专家也兴致不大。

问题 3: 为什么认为转岗的可操作性很弱?
回答: 转岗需要重新适应新的领域和技能,而自身在现有领域的深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转岗的难度较大。

问题 4: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擅长“跟对人”?
回答: 因为自己更注重意义感,做事前会先问很多问题,执行速度较慢,而职场中更倾向于喜欢听话且快速执行的人。

问题 5: 为什么觉得小年轻们比自己更有优势?
回答: 小年轻们精力充沛,工作时间长且产出效率高,而自己工作多年后发现校招生也能快速上手自己的工作,缺乏时间积累的壁垒。

问题 6: 老板的评价对自己的启发是什么?
回答: 老板指出自己的自驱力、洞察力和判断力是长板,这让自己意识到这些能力更适合在自由环境中发挥,从而开始思考是否有更多选择。

问题 7: 对哪些类型的工作缺乏兴趣?
回答: 对“谁干都行”的工作、重复立项、传话筒性质的工作、繁复的流程以及为了锁死收益而紧盯数据的工作都缺乏兴趣。

问题 8: 是否认为在公司遵守游戏规则是唯一的选择?
回答: 不认为这是唯一的选择,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有更多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

问题 9: 为什么认为自由环境更适合自己?
回答: 因为自驱力是自己的长板,而自由环境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品质,让自己更好地运用洞察力和判断力。

问题 10: 是否计划探索互联网之外的职业选择?
回答: 是的,正在盘点互联网之外的退路,并考虑更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