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我花了几个月带运营团队,运营成长很快。其他部门去找运营取经,运营 leader 挠挠头说,也就是看 3000 条内容吧。
这么讲,不明觉厉,但我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看 3000 条内容的确是真的。
具体的成长路径是这样的:
- 我每周定 1-2 份作业,从什么数据维度,拉什么内容,在什么角度去分析,通常是一两百条
- 每周开会 1-2 次,运营从几百条内容中选出几十条好的,投影在大屏上,我和她们一边看,一边交流看法
- 总结出规律后,继续分维度拉内容榜单,看看能不能发现新的规律;同时也拉符合规律,但数据反馈不好的内容,逐条排查原因
三个月里开了差不多二十次会,开完会我来现场总结(每场会都有所得),并根据对规律的认知加深,我来布置下一期作业。这个过程中,我对内容的理解不断加深,运营对内容的理解也同步加深。关键是我这个导师每周调整 “检索与解读内容的角度” ,并且在会上同步我对内容的解读结果。
否则,3000 条内容,看什么?能看出来什么?如果没有准确的,每周动态调整的切入角度,就变成一笔缺乏正反馈的糊涂账了。
曾经跟 PM 聊怎么加强运营认知,我也是这么说的。首先你得有一个具体的关于运营的问题,越好奇越好,越具体越好,切忌宏大叙事,然后从这个问题切进去了解运营,越挖越深。
自学亦如是。
很多人谈到 “怎样加深领域认知” 的时候都会说:“多看,多读。” 这当然没错,但背后还得有阅读的角度。前置角度决定了你带着怎样的视角与好奇心,看什么,找什么答案,然后才有阅读的效率。
对于我来说,我提供视角和解读,运营收集第一手资料节约我的时间,于是我既不用花太大功夫,又不会失去对一线的敏感度,还能把团队带出来。这是我 2018 年带一罐用研组的方法,沿用至今。
能有这个吃一手资料的耐心,基于我对 “加深市场认知” 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很多主管缺乏这样的好奇心,不耐烦付出时间精力去吃一手资料,在听二手总结的过程中,从上到下就容易丢失关键信息,渐渐动作变形而不自知。
🚀 运营团队成长秘籍:从3000条内容中挖掘真知!
2021年,我带领运营团队飞速成长,秘诀是什么?不是“看3000条内容”那么简单!💡
每周1-2次深度会议,从几百条内容中精选几十条,逐条分析、总结规律,动态调整视角,让运营团队从“看”到“懂”。📊
🔑 关键点:
1️⃣ 精准作业:每周定制作业,明确数据维度和分析角度。
2️⃣ 深度交流:通过会议投影,逐条解读内容,同步认知。
3️⃣ 动态调整:根据规律,不断优化检索角度,避免“糊涂账”。
💡 自学同理:带着具体问题切入,前置角度决定阅读效率。
🌟 团队成长 = 导师视角 + 一线资料 + 强烈好奇心
没有耐心吃一手资料,主管容易丢失关键信息,团队动作变形而不自知。
📌 带团队、自学,都要有“视角”和“好奇心”!
#运营经验 #团队成长 #自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