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经营播客一年复盘

播客创作 嘉宾访谈 中文播客 播客社区 播客复盘
作者回顾了其播客“恍然大悟”一年的运营经历,粉丝达到4000人,感到意外且满足。播客以嘉宾对谈为主,作者通过邀请嘉宾满足个人好奇心与学习需求,认为这种模式适合新手。相比B站视频制作,播客更轻松且适合长期创作。作者分享了最受欢迎的几期节目,涉及互联网大厂、创业、理财等话题,虽然部分节目收听量不高,但口碑良好。作者强调,播客不仅是内容输出,更是自我反思与成长的途径。此外,作者观察到中文播客领域内容日益丰富,小众领域也有精品内容涌现,鼓励更多人尝试播客创作,留下自己的痕迹,在无意义的宇宙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
常见问题
社交分享

上周我的小宇宙播客“恍然大悟”粉丝达成了4000~也算是个小小的里程碑时刻。我没怎么肝,却有这么多人关注,有点超出预期,另外,播客这个媒介也是取悦自己较多一些,能顺便溢出给4000个关注者,属于大大的双赢。所以这一刻的感受比我在B站达成2万粉的时候还高兴。

为什么我认为播客是取悦创作者个人呢?因为我的播客制作方式更多偏向于请嘉宾对谈。我请嘉宾的目的,首先是我自己对嘉宾的经历感到好奇,或者我想从嘉宾身上学到东西,因此,只要把嘉宾请到,我们一旦开聊,我就已经值了。作为新手,播客冷启动期请嘉宾是比较讨巧的一种方式,嘻嘻。当然,这种对谈模式只是播客载体的其中一种形态,目前中文播客领域比较主流的内容还是创作者内容输出向的播客,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听,之后我的播客创作也会往这个方向迁移。

今年也有一段时间在做继续做 B 站视频,但是作为兼职作者,还是那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做视频消耗太大了,肝一阵子就得休息。如果不休息,就会不开心,就开始想着回报率的事。我卷视频做什么?我又不赚钱。目前确实没找到我自己非常认可的和视频相关的商业模式。而制作播客是我比较舒服的一种状态,就像我愿意长期写文章一样。“晴耕雨读”——状态好的时候多写点,状态不好的时候少写点,去玩,去读书,去看电影,去经历和体验生活。

再来盘盘哪些节目受欢迎?

我从2021年5月开始做小宇宙试听集,2021年6月开始制作嘉宾访谈类播客,一共上传了21期节目。其中,最受欢迎的TOP5分别是:

这些都是我没想到能排名靠前的节目哈哈哈。不过一看这些题材,可能比较触动大众的刚需,所以收听量还可以。

而收听量不靠前的节目,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我自己很开心:

当然,上述都是外在评价体系下的播客“成就”。但对我而言,最关键的收获是每一期录制和剪辑的过程,它是我间接思索自己人生意义的一种途径。我能进入他人的世界,得到一些反馈,并把它当作我自己人生的一面镜子。我逐渐朦胧的知道什么是我能去到的,什么是我暂时抵达不了的。

近期明显感觉到中文播客的供给在井喷。目前我自己喜欢的一些小众领域在播客载体已有一些精品内容,比如最近我发现了魔戒骨灰级爱好者开设的《托尔金的树叶》这个频道,对托尔金的文学创作背景和价值观有深入的研究探讨;又比如,我在看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科普书,在小宇宙也能找到相应的书评解读;再比如,科幻文学、影视领域,有《铥铥科幻电波》这样的电台,可谓爱好者福音。每一个频道都汇聚起了一个个小小的社区,我们在社区里听他人交谈,并留下自己的踪迹,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孤独。

非常推荐大家都来试着做一个播客创作者,向宇宙发出电波,留下我们存在的痕迹,在这个无意义的宇宙中谱写我们存在的意义。

思维导图生成中,请稍候...

问题 1: 为什么选择播客作为创作媒介?
回答: 播客制作相对轻松,适合兼职创作者,且能取悦自己,同时也能吸引听众,是一种双赢的创作方式。

问题 2: 播客制作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回答: 主要以嘉宾对谈为主,通过邀请嘉宾分享经历和见解,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能为听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问题 3: 哪些播客节目最受欢迎?
回答: 最受欢迎的节目包括关于互联网大厂就业体验、创业经历、理财观念等话题,这些内容触动了大众的刚需。

问题 4: 播客制作带来了哪些内在收获?
回答: 通过录制和剪辑,能够间接思索人生意义,进入他人的世界,获得反馈,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面镜子。

问题 5: 如何看待中文播客的现状?
回答: 中文播客供给正在井喷,小众领域已有精品内容,播客频道汇聚了小型社区,让听众发现自己并不孤独。

问题 6: 播客与视频创作相比有哪些优势?
回答: 播客制作消耗较小,适合长期坚持,而视频创作消耗较大,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压力。

问题 7: 未来播客创作的方向是什么?
回答: 未来会逐渐向创作者内容输出向的播客迁移,提供更多个人观点和深度内容。

问题 8: 为什么推荐大家尝试做播客创作者?
回答: 播客是一种向宇宙发出电波的方式,能够留下我们存在的痕迹,在无意义的宇宙中谱写我们存在的意义。

问题 9: 如何平衡播客创作与生活?
回答: 采用“晴耕雨读”的方式,状态好时多创作,状态不好时少创作,去体验生活,保持创作的愉悦感。

问题 10: 播客制作过程中最享受的部分是什么?
回答: 最享受的是与嘉宾对谈的过程,能够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并获得新的视角和启发。